近日一則有關「耳屎糖」的帖被網友瘋狂轉發,發帖者附上的圖片顯示,一個耳朵形狀的塑膠上,「耳洞」被挖出一個小凹槽,裡頭有一些黃色膠狀的糖。事實上,除了「耳屎糖」,網上還流傳「鼻涕糖」、「瘡痂糖」等一系列「噁心食品」。
另外,「血腥」近來也在網上流行,這種特色的食品大多像人體器官,顏色逼真,而且包裝詭異,例如「吸血鬼飲料」,只要將它放在嘴裡,一咬破外層的膠囊,裡頭的粉末就會溶於唾液,然後流出酷似血漿的液體,味道像山楂汁。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巨東紅接受《海峽導報》訪問時說,近幾年「審醜」心理越來越普遍,特別是對於青少年來說,因為追求這些「醜的」、「惡的」事物能滿足他們離經叛道的心理需求;雖然能緩解壓力、發洩情緒,但負功能大於其正功能。
吃的東西本該講究色香味俱全,但微博上近日瘋傳的「噁心食品」卻顛覆此傳統,包括「耳屎糖」、「鼻涕糖」、「瘡痂糖」等,不少網友直說「想吐」,但也有網友認為「有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