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大地震一周年到來之際,記者走訪了宮城、福島兩縣,親身見識了日本災區重建的點點滴滴。
+ V5 F v/ I- S& Z( E3 o# R- {5 a% f1 [ C+ M6 w4 S0 u
宮城縣名取市沿海原來是鬱鬱蔥蔥的黑松林,海嘯使得昔日景象已不複存在。海嘯雖然過去將近一年,但海邊到處都是橫七豎八連根拔起的黑松以及堆在一起的枯枝爛葉,偶爾還有幾棵一米來高的黑松苗,令人心情無比沉重。
5 m' A2 O/ ^8 o- O6 i- E9 Z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z) ^2 n! l5 `1 Q- g
名取市,歷史上曾是一片深受鹽鹼和飛沙之害的荒漠地,400年前在伊達政宗的命令下開始植樹,以後每隔幾年都會新種一些樹木。70歲的吉田女士還記得上世紀50年代種樹的情景。望著當年植樹的紀念碑吉田女士感慨道,“當黑松林還在時候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黑松林倒下之後,才重新意識到它是多麼重要,但已無法挽回。”名取市東部震災複興會會長71歲的鈴木英二介紹道,“幸虧還有一部分黑松才使得海嘯速度減緩,要不然自己早被海嘯吞噬,是黑松林保護了自己,保護了仙台機場。如果沿海黑松林能夠再多一些的話,估計就不會造成這麼多的損失。”$ F! X2 E7 a; }. {
, C$ _/ q3 p! ^ h" S! t$ x. K! _tvb now,tvbnow,bttvb 鈴木先生介紹,由于海水浸泡,這片土地鹽分太高,已經無法種植任何糧食、蔬菜及水果。災後,名取市居民特別想用自己的雙手再造一片黑松防護林。公益財團法人OISCA與當地居民合作,計劃用10年時間再造一片沿海防護林。OISCA副理事長渡邊忠介紹,“我們將組織災民培育樹苗,一方面為恢複黑松林奠定基礎,另一方面當地農戶可以通過種植樹苗獲得收入,這既保護了環境又恢複了生產,可謂一舉兩得”。OISCA宮城駐在員佐佐木廣一對記者說,“由于黑松需要2-3米的土層,今後植樹之際,打算將處理過的海嘯垃圾粉末鋪在最底層,再在上面覆蓋土壤種植黑松,這樣既保証了黑松扎根所學土層厚度,又可以處理海嘯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