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加工食品不代表不健康!為什麼學術分類會使人誤會?

本帖最後由 soforlee 於 2021-5-11 12:09 AM 編輯
$ X& H  a; g4 {( \' Jos.tvboxnow.com
  T0 x% m: G7 l& o% \: l$ \公仔箱論壇
$ F, s* s6 F) ]- Z9 c8 W+ r  h7 g想到餅乾,你認為是健康的食品嗎?再仔細想一想,洋芋片和高纖燕麥餅乾的健康價值,可以劃上等號嗎?os.tvboxnow.com' e- Y* @4 k  Z6 ]0 W  K
與消費者不同,在學術界以及產業界中經常根據加工形態的不同,對食品進行不同的分類,而這樣的分類使得普遍加工食品,被認為就是不健康的代表。公仔箱論壇3 I9 G" l" }) C) p% |- Q: M2 K
以上述為例,在產業分類中,洋芋片是餅乾,高纖燕麥餅乾也是餅乾,但這兩者的營養成分難道就能相提並論了嗎?不過這樣的誤會幾乎從加工食品的誕生開始,就深植人心,但食品是否經過加工與實際所能提供的營養,並沒有直接的相關性。! l9 k+ L8 C' W1 ~) |& k1 |
讓加工食品有不健康的印象 全是因為分類不清楚?
9 K  T5 O& ^$ f#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加工食品因為具有便利性、適口性高以及不斷研發的新穎性,備受市場喜愛。與此同時,加工食品的健康性也是時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議題。os.tvboxnow.com0 S$ ?) }/ s# E" {3 v2 G& W/ {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在2021年6月即將出刊的最新期刊中提出一個全新的論點,內容主要是探究食品分類的系統基礎,發現大多數的分類系統,在分類過程中會將營養素定量,同時納入分類考量。
8 Q. S/ o( I& a0 l公仔箱論壇簡而言之,現有的分類對於產業界來說有意義,但對於消費者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性,但也因為既定的分類,從未將營養素考量進去,導致消費者普遍認為加工食品與不健康之間,存在絕對等號。
/ g/ A5 o7 b; H$ H8 u1 h/ Z公仔箱論壇新興營養標籤,試圖為加工食品撕掉有色標籤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4 {" j6 S" F# ]0 i1 d& U
其實,這樣的論點並不是現在才被拿出來討論,歐洲國家早已推行許多不同的營養標示來與消費者溝通,如Nutri-Score與Traffic Lights。1 X  f# E& f8 X0 a) @
以Nutri-Score爲例,是利用積分的方式計算單一產品的總體得分,考量的內容包含原本營養標示的營養素(熱量、脂肪、糖、鹽)以外,會另外將食物本身的營養素也考量在內,如纖維素、蛋白質含量,以及食物的類別,如堅果類、水果類、蔬菜類等與食物的完整性與否也都會在考量範圍內;所得的分數以100公克或100毫克來計算,根據分數的所得將食物以顏色與字母來分級。
& I$ S6 k. o* J9 J+ Wtvb now,tvbnow,bttvb除此之外,最讓消費者在乎的添加物又是如何評定的呢?在食品加工當中會添加食品添加物,目的是為了穩定品質、維持食品安全,像這樣具有價值的用途,也都會納入考量的範圍內,也就是說,這樣的評分系統是全面性去了解食品本身的價值,而非以單一的角度去定義其營養價值。
8 F! H8 E7 D' K) o& G) x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P- b# [, d- [7 F% h% q8 D+ {
Nutri-Score的分類系統綜合考量食品所有的營養素,將等級分為A~E,A代表最健康,E代表最不健康。
+ A  F" v/ [$ ]3 C$ y8 C) v* sos.tvboxnow.com依照加工程度分類 也有科學依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h- Z$ t& P$ g/ f( H, c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訂定的NOVA分類系統,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食品供應鏈,這種分類是考量到食品經歷的加工性質、加工程度與目的,再依此將食物分為4個層級,分別是未經加工或極少加工食物(鮮奶、蛋、魚肉、蔬菜)、經加工製造的食物(牛油、鹽、糖、蜂蜜)、加工食物(麵包、煙燻肉類、肉類罐頭)、超加工食物(汽水、泡麵、零食、醬料),也由於這樣的分類明確,在科學上與肥胖相關的研究也經常以此為依據來作為判斷的依準。
& [! Q; F; _5 K$ y8 j, N/ g& y彙整共通語言,才能有效溝通7 ]- B2 P  [# i- Y
身為食品產業界的人,時常會碰到一個問題,有理也說不清加工食品並不是絕對不好,但卻沒有一個有力的證據與消費者溝通。
0 [' [% U; y8 K. g4 |# wtvb now,tvbnow,bttvb其實這並非誰對誰錯,而是產學界與消費大眾之間所使用的語言不同,認知範圍也不相同,導致各說各話,各有思考邏輯的溝通落差。
. u! K0 {0 j$ qos.tvboxnow.com雖說是如此,但並不代表任何一方所使用的語言就是絕對的正確,觀念與預期目標的不同,最重要的是能夠創建溝通的橋樑,這些是不斷有新的分類標準以及分類標籤出現的緣故,期待這類能促進有效溝通的「工具」,能夠更良好的嫁接起產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落差。
( r" e9 C* R& x, b;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