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2萬個遍布全國的藍色回收箱今年將逐步換上“新裝”,通過嶄新設計教育人們哪些廢物可回收。同時,國家環境局也將更新藍箱的回收物清單,一些物品如衣服,因常遭其他物品污染無法回收使用,接下來不能丟入藍箱內。
/ N t: _: M1 h- C, D0 Tos.tvboxnow.com隨著藍箱設計圖案更新,預計一些已安裝在預購組屋的再循環物垃圾槽的回收物標示圖,建屋發展局之後也會考慮更換。
- d; d- u& M( P6 K3 M8 M |3 o3 y5 A" B環境局發言人受詢時告訴《聯合早報》,當局正在更新藍色回收箱上的設計圖。新設計料能在今年完成,屆時所有回收桶將逐步換上新設計。
% K) s7 Y- O! v% V9 ^發言人也透露:“可丟入藍色回收箱的可再循環物清單將不再包括衣服。這是因為根據公共回收物收集公司的反饋,丟入藍箱的衣服一旦遭污染,便無法再回收,只能當垃圾丟棄。”公仔箱論壇, ]* w2 ?" ^2 c# \- x
本地家庭的廢物再循環率一直以來都偏低。前年,來自家庭的垃圾只有21%得以再循環,非家庭再循環率則為76%。
! S8 O+ H& v z: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根據環境局網站數據,新加坡去年產生的垃圾總量達770萬公噸,其中472萬公噸可再循環,全國整體再循環率為61%。
& @7 M! I" o1 P6 {os.tvboxnow.com擺放在全島各私人與公共住宅區內的大小藍色回收箱,由四家公共垃圾與回收物收集公司分區負責。
" x# O- |& V" `; M5 d$ I7 p, X《聯合早報》早前跟隨其中一家回收物收集公司——勝科環衛的回收卡車前往公司的材料回收設施,了解這個設施如何處理藍箱中的廢物。據記者觀察,設施主要是將藍箱中還能回收的物品,分類放入專門囤積紙製品、鐵製品(鐵桶與易拉罐)、玻璃製品(玻璃瓶)、塑料袋與塑料瓶等的大型收集箱中,並未看見可囤積衣服的收集箱。
; A+ R; R# z0 \3 w6 K7 ?7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廚餘和液體等倒入回收箱os.tvboxnow.com& Y1 O$ L0 b) ~1 }' b- x
衣物被污染只能當垃圾處理勝科環衛材料回收設施運營經理陳志文當時受訪指出,公眾將衣服等丟入藍色回收箱內,按理說應該能回收。
7 d# O" R4 ?- L2 B Etvb now,tvbnow,bttvb“但由於也有人將廚餘、水等丟入回收箱內,導致這些衣服被污染,髒亂不堪,實在不適合回收處理。”
5 y/ J+ e i- V" l目前,所有回收箱主要是通過醒目的綠、藍、紅與黃色圖案,清楚告訴公眾可分別將玻璃、紙張、塑料品與鐵製品等丟入藍箱。回收箱的側面也印有打鉤和打叉的圖案,列明可將舊衣服丟入回收箱內,但不可丟入紙巾、食物包裝和陶瓷品等。
- C- G" X8 X) s2 ~5 w* x&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設有再循環物垃圾槽的預購組屋,也按照現有設計圖製作標牌,貼在這些新組屋每層樓的再循環物垃圾槽上方,讓居民一目了然。
: h) W7 g2 \4 U) y$ `tvb now,tvbnow,bttvb本報日前走訪數個設有這類再循環物垃圾槽的預購組屋,發現雖然標牌上印著公眾可將舊衣物丟入回收槽的圖案或文字,但這麼做的公眾並不多,因為大多數居民擔心回收槽裡的其他物品會弄髒衣服。, n: l# [) ~& U6 Y, V+ T% H
曾將舊衣物丟入回收槽的居民李珍妮(53歲,行政人員)說,她以前一般都是將舊衣服送給慈善機構,自從搬到設有再循環物垃圾槽的預購組屋後,看見標牌上寫著也可將衣服丟進回收槽內便偶爾這麼做。0 W" R$ T/ q# ?) ~4 R2 H! d% N7 h& D% q( ^
當李珍妮知道丟入回收槽的衣服常被弄髒,當局也將更換回收設計圖時,她說:“希望當局能盡快更新這些回收設計,免得有人跟我一樣白白浪費了還能穿的衣服。”
$ f$ d# s9 ]# V+ {環境局發言人籲請公眾將可回收使用的衣服捐給慈善機構,同時也希望公眾不要在藍色回收箱內丟入食物與液體,以免污染箱內的其他回收物。
* n; @- Q! Z( E! y" t, m公仔箱論壇公眾可將舊衣服捐贈給新加坡救世軍、新加坡智障人士福利促進會商店,以及觸愛社會服務的商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