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5-31 05:03 PM 編輯 8 M$ Q6 Z; {5 K9 t2 K# [
. ^) x+ A- ?. ?! W; J/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最近,關于香港“三公消費”的舊聞屢見報道,引人遐想。譬如香港有17萬公務員,專車僅有20部;特首曾蔭權于2008年赴廣州公幹,僅花費420港元;2007年,廉政公署臥底行動,5人點了鮑魚、魚翅,花費4450港元,由公款付賬,被檢方質疑他們用特區政府錢吃“豪宴”,等等。
7 }2 a1 g+ S0 X, I9 V* @$ I 2010年,香港地區的廉潔指數穩居亞太區中的第二位,僅次于位居榜首的新加坡,實非浪得虛名,令人艷羨。在內地,莫說高級公務員,哪怕小小科級幹部有專車,甚至專職司機都不出奇,至于公款吃喝,就更不在話下,某市煙草專賣局一個月的接待費就高達200萬元。一年數千億元的“三公消費”就是這樣燒掉、吃掉、玩掉的。公眾對香港鐵腕反腐感興趣,好奇之外,更有由彼及此的感懷。
7 b( E, ^, s( F6 `7 |7 _2 j+ E. c/ w4 pos.tvboxnow.com 香港也曾腐敗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公職人員貪腐成風,百姓怨聲載道。在短短數年內,扭轉乾坤,直至今天河清海晏,他們又是如何實現善治的?縱觀香港整個操作過程,除廉政公署這個強有力的體制保障之外,透明政府、零容忍政策、公民教育、輿論監督等都是反腐的必要條件。
6 `7 q3 C( [* n8 e5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更進一層拷問,香港經驗能否復制,他們做得到的,我們能否做到?新加坡和香港地區的反腐經驗都表明:即使在行政體制內求解——獨立的治貪機構、透明的運行過程、高度的公眾認同——廉政也可以有保障。這種路徑對我們來說,是難度相對較小、比較容易接受的。毋庸諱言,反腐走到今天,技術瓶頸遠遠小過意願不足,成功經驗擺在這裏,關鍵在于願不願意搞“拿來主義”。(文/連海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