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273)鄭和 (十四) - 歷史考究 - 08-08-2015
, 描述: 【節目主持】:張偉國、曾卓然
每集會介紹古今中外的已故人物,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節目主持】:張偉國、曾卓然
【檔案格式】:mp3, lrc
【檔案數目】:2
【下載方式】:直接下載
【檔案容量】:25.13 MB
【下載連結】:
鄭和 (十四)︰歷史考究
鄭和七下西洋,前後經歷二十九年,可惜原始的航海紀錄早已遺失。據明朝萬曆初年嚴從簡撰寫的《殊域周咨錄》一書記述,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但宣德以後,一些執政的大臣認為下西洋是勞民傷財的事,為防止朝廷有恢復派人下西洋的意圖,將鄭和的下西洋的檔案銷毀。幸而先後隨同鄭和下西洋的官員馬歡、費信、鞏珍等人都將見聞紀錄保留,各自撰述《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三部著作,使鄭和下西洋事跡及當時西洋諸國的情況得以流傳。
明末天啟年間,兵部官員茅元儀蒐集歷代軍事資料,編撰《武備志》一書,成書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書中收錄了一卷《鄭和航海圖》。《鄭和航海圖》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著番圖》,詳細標注了鄭和航海途經的港口、島嶼、航路、針路等資料,最遠到達非洲東岸的「麻林地」、「木骨束都」,航行路線與文獻記述一致。近代學者認為,這卷航海圖應該是鄭和下西洋時所繪製,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獻。
鄭和下西洋耗費鉅大,加上永樂帝多次用兵沙漠,兼併安南,使當時的財政非常緊絀,當時的大臣群起反對,特別是主管財政的戶部尚書夏原吉,不惜冒被永樂帝治罪的風險,犯顏直諫,被永樂帝投入獄中。永樂帝駕崩,太子繼位,是為仁宗。據《明史》卷一百四十九《夏原吉傳》記述:「永樂十九年冬,帝將大舉征沙漠。命原吉與禮部尚書呂震、兵部尚書方賓、工部尚書吳中等議,皆言兵不當出。未奏,會帝召賓,賓力言軍興費乏,帝不懌(不高興)。召原吉問邊儲多寡,對曰:“比年師出無功,軍馬儲蓄十喪八九,災眚疊作,內外俱疲。況聖躬少安,尚須調護,乞遣將往征,勿勞車駕。”帝怒,……召原吉繫之內官監……。帝不豫,顧左右曰:「夏原吉愛我。」崩。聞至之三日,太子走繫所,呼原吉,哭而告之。原吉伏地哭,不能起。太子令出獄,與議喪禮,復問赦詔所宜。對以振饑、省賦役、罷西洋取寶船及雲南、交阯采辦諸道金銀課。悉從之。」仁宗之子宣宗最後一次派鄭和下西洋之後,鄭和年老逝世,出洋遠航永不恢復。
近代著名學者梁啓超評論鄭和下西洋時,感歎鄭和壯舉無以為繼,中國自困於內陸,而隨後遠征大海的歐洲航海家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約生於1451年,卒於1506年)、達伽馬(Vasco da Gama,1460年-1524)開啟了西方世界的大航海時代,梁啟超說:「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並肩者,何其寡也。鄭君之初航海,當哥倫布發現亞美利加以前六十餘年,當維哥達嘉馬(今譯為瓦斯科.達.伽馬)發現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餘年。顧何以哥氏、維氏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我國民雖稍食其賜,亦幾希焉。則哥倫布以後,有無量數之哥倫布,維哥達嘉馬以後,有無量數維哥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以後,竟無第二之鄭和。噫嘻,是豈鄭君之罪也!」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使用 Megaupload時,會出現空白頁問題: 只要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 編碼>>其它>>Unicode(UTF-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