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農村改革之父」杜潤生逝世

「農村改革之父」杜潤生逝世tvb now,tvbnow,bttvb/ m' O* }1 _3 w/ b  Q
+ E1 Q$ Q! Y: ~/ k# A

- V' F- N4 G) N0 J; `os.tvboxnow.com/ J. P# v: s  y) |# O: o) U: h
tvb now,tvbnow,bttvb- ~0 c. }0 E% i* K7 d* o
原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潤生先生9620分於北京醫院病逝,享年102歲。公仔箱論壇8 O0 k* T+ i9 K6 K# d; q* i

; h' g3 h" G" z7 k2 i%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杜潤生1913718日出生於山西太古陽邑村,原名杜德,中國經濟學家、資深農村問題專家,是1980年代中國農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被喻為「中國農村改革之父」。澎湃新聞網報道,1981年,時任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杜潤生起草的「1982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確立了「包產到戶」的合法性,結束了對「包產到戶」長達30年的爭論。
tvb now,tvbnow,bttvb  s, a1 m: I  R0 P1 @& C

9 t( `. r/ y  n% A1 Y4 A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指,杜潤生90歲之後念念不忘幾件事——「第一個是怎樣減少農村人口,組織好農村人口的轉移,使農民取得完全的國民待遇……第二個是農民缺乏自己的代言人。現在我把這個願望移交給諸位,希望在15年內解決這個問題。」
1 [) j5 ]4 [$ y* t
2 Y5 y7 v( G1 `% R+ ^2 k4 X# l2 Q
著名制度經濟學者周其仁是杜潤生弟子,也曾在杜潤生的農村政策研究室工作過。在他眼中,包產到戶這一重要變革中,杜潤生的個人因素巨大。「他是那種可以把很多看似對立的品格集於一身的人。他從不放棄原則,但更擅長於協調和妥協,盡最大可能發現可為各方接受的共識空間。」杜潤生一直被後來的研究者稱為中共黨內的改革派,有人稱他是經濟學家,但他自己一直在強調,自己的思想從來是在農民的自發行為、地方的選擇和歷史經驗的教育下逐步形成和變化的。

3 l3 _) t. C% P2 Q. Z2 N公仔箱論壇/ Q9 b. G! ^2 |! D& e  t4 ?
1981年春夏之交,杜潤生組織了17個聯合調查組,分赴15個省調查包產到戶。來自安徽的調查報告說:包產到戶是「農村的曙光,中國的希望」。這一年全國有161萬個生產隊包產到戶,佔生產隊總數的 32%。調查中許多農民的淳樸話語給杜潤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江蘇的農民說:「不怕累,就怕綑。」石家莊一先進大隊的農民說,「原來是把大家都拴在一個槽上,擠在一起吃那一點草料,管吃不管飽,自己找點東西吃都不讓,只能一起餓肚子。」農民實踐探索出來的適合生產力要求的產權形式,卻久久得不到合法的承認,這場觀念的交鋒及在當時中國產生的思想衝擊,曾讓杜潤生回味悠長。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