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鈣片吃多會傷腎?

網路傳言吃鈣片易形成腎結石,
  z" T4 {" c  G# y2 I% `  D若患有骨鬆症,必須採行高鈣飲食, 8 B8 ]: i7 Y0 @, ~4 p
到底該怎麼吃? 患有骨質疏鬆症的陳奶奶,為了補鈣,不斷補充保健食品及藥物,骨質問題尚未平復,腎臟問題又浮出,每當提起健康狀況,總讓陳奶奶嘆聲連連。 . ?- O2 _1 E" o2 F0 S$ ~
補鈣無妨 勿同時吃高草酸食物
, N5 N( P7 K: _1 r' W5 b8 Q  t- v  V8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建宏表示,有實驗認為吃鈣片較易形成腎結石,但也有另一派說法,認為吃鈣片和腎結石無關,關鍵在於:腎結石大多由草酸和鈣質結合形成,吃鈣片時如果又吃下高草酸食物,便易形成結石(不限腎臟),如果單吃鈣片,並不會吃出結石。
$ z. z& W; A+ a( u- Z  |6 ftvb now,tvbnow,bttvb事實上,多補充鈣片,只會增加血鈣量,並不會增加尿鈣量,所以不會造成腎結石。腎結石以草酸鈣結石居多,因此草酸攝取過多,才是腎結石元凶。高草酸食物,包括菠菜、番薯、李子、巧克力、花生等,腎結石患者應少吃,並記得多喝水、少肉、少鹽。
9 {  n! U. U, d6 qos.tvboxnow.com由於深色蔬菜內含的草酸會影響鈣質吸收,建議兩者間隔2小時再吃,兩者的利用率都會提升。 tvb now,tvbnow,bttvb, B! Q5 \2 h5 [" k$ v! b2 @# n7 W6 v
補鈣應低劑量多次服用 過多增加腎負擔
' h, T6 l8 ?0 U1 w0 x公仔箱論壇臺安醫院營養師李祥瑞認為,國人鈣的攝取量一向偏低,所以補充鈣片確有其必要。國人每日鈣建議攝取量為800~1200毫克,更年期婦女鈣流失量較大,建議每日攝取1200~1500毫克,但服用方式應為低劑量多次(分散在3餐飯後)服用,切忌1次服用足量,因人體吸收有限,80%會藉糞便或尿液排出,反而增加腎臟負擔。 / y( U7 {$ V$ G5 `" L" B! W
市面上有一些鈣片發泡碇,號稱一碇1000毫克,其實,人體單次可吸收的鈣含量僅300毫克,吃多也無法吸收,只會增加腎臟負擔。 " Z% c7 X7 M2 {6 p5 m  N8 b; h
增加骨密度靠食補 鈣片、藥物為候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o/ g7 o. i' D3 C
人體易吸收的鈣質成分,排序以乳酸鈣(腸道吸率70%)居首位,其次是葡萄酸鈣、檸檬酸鈣(50%),再次是硫酸鈣(30%),較差的是海藻鈣。李祥瑞營養師解釋,坊間較常見的鈣片是硫酸鈣和檸檬酸鈣,但這些鈣質人體腸道無法完全吸收,剩餘的便會經由腎臟排洩,所以建議多喝乳品補充鈣,鈣質吸收率較佳。
, R+ R- t- ]5 z' t1 H1 K4 u# dtvb now,tvbnow,bttvb陳建宏中醫師也表示,上了年紀的人,若擔心骨質疏鬆而想補鈣,建議靠食補來增加骨質密度,之後才是藉鈣片或藥物補充。但一個人到底缺多少鈣,一定要先做骨質密度檢測,再決定是先增加飲食中鈣的攝取,包含牛奶、小魚乾等就夠了,還是需再搭配藥物。 公仔箱論壇; n2 ]& C1 ^3 ~0 l4 v
若要以藥物治療骨鬆,服藥前最好抽血檢驗血中的鈣和磷流失多少,接著依醫師處方補充,一段時間後,再抽血檢驗血中鈣和磷變化,藉以了解治療的效果。
% w5 H+ ^5 G* |6 x6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胃乳不可隨意服 當心干擾其他藥物療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x5 o9 u7 v6 @% R% X6 v5 ?
有些人胃不舒服時,會自行到藥局買胃乳(制酸劑),胃乳進入胃中會跟磷結合後產生降磷作用,使體內的磷含量減少,連帶也減少結石機率,理論上可達到保護腎臟的作用。但胃乳是一種藥,使用時需有醫生指示,如果未經指示而長時間服用,對身體很不好。畢竟每個人的建議攝取量會視體質而有所不同,一個正常人和一個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所能飲用的胃乳劑量就不太一樣,所以最好還是由醫師診斷下處方為宜。 公仔箱論壇9 E  s' l* p! @& v2 B
市面上的胃乳片,雖然種類繁多,但醫界早已證明不論何種成分的制酸劑,多吃不但會抑制某些藥物吸收,或與藥物相互作用產生毒素,甚至會增加結石機率並傷害腎臟,建議謹慎使用減少副作用。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難怪我沒有
thanks for sharing
很有用的知識,又上了一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