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397) 萬曆帝 (二) - 神宗繼位 - 30-12-2017

 ,  描述: 【節目主持】:張偉國、羅永生

每集會介紹古今中外的已故人物,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節目主持】:張偉國、羅永生
【檔案格式】:mp3, lrc
【檔案數目】:2
【下載方式】:直接下載
【檔案容量】: MB
【下載連結】:

萬曆帝 (二)︰神宗繼位

公元1572年農曆五月,年僅十歲的明神宗朱翊鈞繼承帝位,第二年正月,改年號為「萬曆」,展開了長達四十八年的萬曆時期。年幼的明神宗萬曆皇帝當然不可能親自執政,於是由萬曆帝的嫡母,亦即穆宗隆慶皇帝的正宮皇后「仁聖皇太后」陳氏,以及萬曆皇帝生母「慈聖皇太后」李氏垂簾聽政。仁聖太后無子多病,長居別宮,對朝政沒有過問,實權落在慈聖太后李氏手中。慈聖太后出身寒微,原本只是宮女,因為誕育兩位皇子,母以子貴,晉升為貴妃,其後長子繼承帝位成為神宗萬曆皇帝,李氏被尊崇為慈聖皇太后,可以說富貴權力非當初所能預料。不過,李太后性情謙和,而且從來未接觸過朝政,所以只能倚重穆宗所安排的顧命大臣高拱、張居正、高儀輔助幼主。礙於宮廷禮制男女有別,李太后與輔政大臣之間,需要由李太后親信的宦官首領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往來溝通。事實上,明朝自從明英宗年幼登位之後,司禮監太監已經逐漸擁有左右朝政的實權,朝廷內外稱之為「內相」,亦即宮中的宰相。

司禮太監馮保與次輔張居正聯手攀倒首輔高拱,不久另一位輔政大臣高儀病逝,於是進入李太后、馮保在宮中,張居正在朝中,合作掌握朝政的時期。張居正是湖廣荊州府江陵縣人,自幼聰明好學,被稱譽為「國器」,亦即國家棟樑的意思,十六歲中舉人,二十三歲中進士,可以說是少年得志,慨然有澄清天下的理想。但張居正為人自信、高傲、敢作敢為。明朝官方編纂的史書《明神宗實錄》這樣評述張居正:「居正性沉深機警,多智數。……及贊政,毅然有獨任之志。受顧命於主少國疑之際,遂居首輔,手攬大政,勸上力行祖宗法度,上亦悉心聽納。十年內海內肅清,四夷讋服,太倉粟可支數年。」但居正「威權震主,禍萌驂乘」,種下身後即招致滅族之禍。張居正本人經常對下屬說:「我非相,乃攝也。」(我不只是宰相,我是攝政),然而李太后對張居正非常信任,禮聘他兼任萬曆皇帝的老師。

張居正掌權後第一道命令,是借皇上之口戒諭廷臣,詔曰:「近歲以來,士習澆漓,官方刓缺,詆老成為無用,矜便佞為有才。遂使朝廷威福之柄,徒為人臣報復之資。用是薄示懲戒,餘皆曲貸。諸臣宜祓除前愆,共維新政。若溺於故習,背公徇私,獲罪祖宗,朕不敢赦。」可見張居正的鋒芒。隨後,在萬曆元年六月(1573),張居正實行「考成法」,加強對官員的考評,全國各個衙門分置賬簿,記載一切發文、收文、章程、計劃,是為底冊。底冊一式三份,一份本衙門留存,一份送各科備註,實行一件註銷一件,逾期未辦理的,該科上奏候旨,一份送內閣考察,作為官員升降任免的依據,提高了各衙門的辦事效率,中央到地方的政令暢通,裁減了大量的庸官冗員,有力地整理了全國稅捐,數年的積欠得以收繳,國庫收入增加。最重要的是內閣通過此舉牢牢把握行政、監察大權,其中樞地位日益顯著。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使用 Megaupload時,會出現空白頁問題: 只要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 編碼>>其它>>Unicode(UTF-8)
1# shingtinchi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thanks
sswsss
thank you
thanks
thank u for arig
thank
thank you
thx for sharing...............
thanks
辛苦晒!多謝分享! 唔該哂!

祝大家新年快樂!
just like finger pointing to the moon but don't concentrate on the finger or else you miss all the heavenly glories!
衷心感謝! 加油!
唔該曬每日都有咁多精彩嘅嘢聽和睇!!!
♥ 多謝曬您 ♥
thank
thank you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