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香港新民黨開拓第三條路 劉雲龍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14 08:23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8 ~  Z" J+ j6 ~& N9 C% d
+ _: e+ D) {9 k9 P+ R( ]4 @
香港新民黨開拓第三條路 劉雲龍
: |' ]1 J* V; Z; x, \5 I3 ~, s' B6 U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創立以中產階級選民為主要對象的新民黨,標榜中間務實路線,刻意不邀請中聯辦官員出席成立典禮。葉劉淑儀不諱言希望新民黨成為政府的執政聯盟,亦不排除未來走上執政黨之路。

. u# X9 {4 F8 p1 j5 h# }
os.tvboxnow.com1 D9 `4 @. B5 l, q/ U* D  X
香港從政的人常說:「得中產,得天下」,香港幾個主要政黨,包括泛民主派的民主黨、公民黨,以及親北京、親建制(建制派) 的民建聯和自由黨,都極力拓展中產選票,但有些政黨成功、有些政黨失敗,中產選民到底在何方,並非那麼容易掌握。1 u  n) ]  o4 E$ E6 `- _

! N, Q' [" {- Y( a( U* _: ^去年香港政改方案通過,立法會的組成結構將隨之改變,明年產生的第五屆立法會,議席會由六十增至七十,其中新增的五個區議會功能界別議席,亦以接近直選方式產生,到時立法會的代表性勢將提高,各黨都在磨拳擦掌瞄準新增席位,對中產票源更加虎視眈眈。

) k! d8 |# Z' g& R+ r# N* B8 Y. K- ^
, g: j$ k1 [; Zos.tvboxnow.com
月九日,香港另一個以中產選民為主要對象的政黨:新民黨,也在這背景下誕生。該黨成員及顧問,以前官員、專業人士為主。前保安局長、現屆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是創黨主席,核心成員包括剛退出自由黨、具政治魅力的商人田北辰,以及論政團體新力量網絡前主席史泰祖醫生。新民黨標榜中間務實路線,要走在「政治光譜的中端」,以強勢姿態加入「逐鹿中產」的選舉遊戲中。
0 u" U( I6 M( u$ o# k8 J1 G$ e
葉劉淑儀對亞洲週刊表示,新民黨名稱來自《禮記》
(大學)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我們強調兼聽則明、親近民心,推動香港革新、推動優質民主。」所謂優質民主,葉劉淑儀認為不光是「一人一票」選舉,因為世上很多民主選舉的國家都失敗了,她認為除了健全的民主制度外,還要有民主配套,包括培養民主的文化和價值觀,同時要「推動有識之士及社會精英階層參選」。「香港的議會現在是向左轉(Socialist),無論泛民主派還是建制派,每天辯論都只反映基層訴求,要求大量增加政府開支,或改變自由經濟模式,譬如最低工資、最高工時、訂立競爭法等。議會必須均衡,除了處理市民對資源的訴求,還要有人懂得創造財富、推動經濟轉型、提高專業以及確保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5 i% R6 K- l. l8 ?5 a公仔箱論壇
$ |8 Q$ u! D" P8 _4 |; ~: Q公仔箱論壇葉劉淑儀以英國前首相貝理雅
(TONY BLAIR)「第三條路」作比擬﹕「每個社會都有極端:極端富貴和極端貧困,但每個社會的中端越廣闊,社會越穩定。」她認為新民黨要走的路與「第三條路」殊途同歸。公仔箱論壇6 j7 l% `3 x, }4 \
" R, n' h$ _& b  }0 i; Q; K% I
管學術界對中產階級有不同定義,但對香港政黨而言,中產階級是籠統名詞,各黨經常將「中產」掛在口邊,卻從沒明確界說,這概念也許包含了並非最窮也並非最富的社會大多數成員,但成員間其實也有頗大差異,透過他們所支持的政黨,倒能折射出由右到左、從保守到激進的政治光譜。新民黨是光譜裏「中間偏右」的政黨,政策研究是其強項,雖然走溫和路線,但相信不會像其他建制派政黨般,義無反顧的支持政府和中央
$ t% `9 P% y" l; Wos.tvboxnow.com
9 ^/ f. J- X1 {1 a9 `os.tvboxnow.com
民黨副主席田北辰說:「香港現在有一個很大問題,就是大家視政治為零和遊戲,彷彿我一定要在其他黨派或支持者中把選民搶過來,其實還有很多新的票源可以開發的。」他對亞洲週刊說,香港合資格選民中,「十個人裏有七個不投票,其中四個根本沒登記做選民,其餘三個是登記了卻沒有投票,這三個不投票的選民,正是我們要爭取的對象」。他說中產選民是要持平、講道理,他們不願見政黨盲目批評政府,或盲目支持政府,「如果政黨是理性,有深度,講道理的,原本不投票的登記選民也會出來支持」。os.tvboxnow.com' m2 E* u4 z1 t! z

* r# V# t5 U% x; M: n+ {% c公仔箱論壇屬泛民主派的公民黨,似乎對新民黨的取態不以為然,黨魁梁家傑撰文提醒市民,要提防那些用「溫和、理性」形象重新

1 d5 x! |/ O* f' _包裝的建制派政黨魚目混珠、混淆中產價值,用似是而非手段蒙騙港人。葉劉淑儀則回應說﹕「不同黨派對中產價值有不同詮釋,中產價值不是任何人專利,如果只有我講中產價值,就變得不民主了。」* k2 X0 d6 w0 `; D! r7 y/ j4 L

+ {' G0 Z- I; a4 P6 L中聯辦密切留意

/ C" a( B/ u6 h7 G: R8 X0 ]2 Q香港中產人士普遍對中共有所顧慮,「六四」情結未消,「親北京」標籤往往會令選民卻步。新民黨為免「染紅」,刻意不邀請中聯辦官員出席成立典禮,營造獨立政黨形象。葉劉淑儀說﹕「新民黨是民間自發的,幾經辛苦才成立,這是香港內部事務,沒必要請中聯辦。當然我和中聯辦及內地很多官員熟悉,他們對我們的評價如何,我不便說,但他們是密切留意我們的工作。」葉劉淑儀一直被視為未來特首人選,但她說暫時未有參選特首的打算,她不諱言希望新民黨成為政府的執政聯盟,亦不排除未來走上執政黨之路。tvb now,tvbnow,bttvb4 c" E, I4 y$ m8 c
- j& n% V& }7 v; R) U6 G
牽頭
成立新民黨的葉劉淑儀,曾經經歷過脫胎換骨的形象變化。二零零二年董建華政府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進行立法,提出國安草案,時任保安局長的葉劉主力推銷,但由於她的言論被指輕佻傲慢,加上市民對草案疑慮甚深,葉劉淑儀民望跌至谷底,但她推銷國安草案的硬朗作風,卻深為北京及建制派賞識。
( T/ m& _( T! B8 I: T) x! s$ Z# c3 r- B8 h0 A
零三
年「七一」遊行後,港府迫於形勢撤回國安草案,不久後葉劉淑儀也辭職,到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碩士。她返港後提出連串政治改革主張,並成立匯賢智庫,研究政經發展。零七年葉劉淑儀參與立法會港島區補選,與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對壘,雙方分別得到建制派和泛民主派支持,最後葉劉淑儀落敗,但翌年她捲土重來,成功晉身立法會。兩次選舉,讓她洗刷了過去的負面形象,並在「中間偏右」票源中奠下基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