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長曾俊華0 t5 ?- k4 R0 k% U; K$ J1 S/ W9 y
和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公仔箱論壇8 t; \/ l: @ T5 n! F
昨日宣示政府的最新土地房屋政策,有所變有所不變。變是政府終於規管發展商的樓花銷售手法,使置業者得到比較公平合理待遇;不變是未來3年,本港樓宇供應整體維持趨緊,樓價走高可期,市民不易置業,特別是中產階層難以安居樂業的情,並無改變。
- B- [' x% V# x8 z _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 E# F3 N" y5 d8 I: g! ^/ u2 q
. ]1 j1 [* h) R, [6 G+ W6 ]os.tvboxnow.com「合理的買樓文化」
7 S- ]: j* [2 [2 J+ y1 J* k2 J
) f" }' g" S5 F4 {& X% h' ?能否建立視乎發展商取態
! j! u% ~# L+ M5 \, ]os.tvboxnow.com
1 z% s6 G+ |& y/ Y1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近年發展商與置業市民的利益變得非常對立,最爭議的是發展商的售樓手法,經常環繞建築面積、實用面積、價單、宣傳資料、售樓說明書到示範單位等做文章,一些手法已有近乎誤導的不當銷售之嫌,例如示範單位出現貨不對辦情等。過去兩年,政府不止一次與發展商討論,並由地產建設商會以指引形式,要求會員自律,但是發展商售樓手法「創意」層出不窮,政府則後知後覺,當發現有問題手法,採取措施堵塞時,發展商已另闢蹊徑,置業市民的權益,始終未能得到較充分保障 。
; E3 @8 ?5 l& c
# }6 v. g' I, q! a+ Nos.tvboxnow.com曾俊華就樓花銷售安排、發放售價資料和成交資料等,對地產建設商會提出9點建議,要求商會給會員發出指引。這9點,無疑增加了樓花銷售的透明度,特別是首張價單須包括更多單位,供置業者參考比對,這個安排,對目前發展商以「擠牙膏」手法賣樓花,營造搶手氣氛,然後推高樓價的做法,有一定針對性。初步而言,發展商「搭棚」推高樓價的操作空間,是壓縮了;不過,能否做到明碼實價,就要看執行細節會否又給予發展商鑽空子的空間。
/ n% T6 C0 u8 o. _- M y; U公仔箱論壇
; M2 d( w( \. P/ Otvb now,tvbnow,bttvb除了「曾九招」,政府這次就示範單位,作出了12項具體規範,總體而言有所改進,不過,示範單位內仍然准許拆牆,雖云在地面要註明牆壁的位置和厚度,但是沒有門牆的示範單位,觀感上較寬敞,與門牆齊備時的空間感,差異很大。所以,政府應該重新考慮要求示範單位必須全部門牆齊備,讓置業者眼見為實地作出判斷。
: j. x6 K; V& P% y# r4 o! i
0 l; e6 H! y9 X i* ~& p0 f# t公仔箱論壇樓價升,發展商的售樓手法使民怨火上加油,「曾九招」和示範單位的「十二式」,相信可以消減一些怨氣,但是能否建立一套「合理的買樓文化」,仍在未知之數。政府既然不打算立法規管,依然倚賴發展商自律,則這套文化之建立和落地生根,就不由政府主導,主要還看發展商的取態和意願。若發展商仍然以「創意」來鑽空子,逃避規管,則無論政府多努力,成效還是有限。所以,政府若有意於此,立法規管是無可避免的選擇。
8 k4 S/ I, s ~! t: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X1 |1 a- X9 H2 ]! hos.tvboxnow.com買樓動輒涉及數百萬元,市民一輩子為此奔忙,一個公平合理的買賣機制,其實是市民應得的,也是消費者應有的權利。嚴格而言,「明碼實價、貨辦相符、公平交易」只是基本要求,本屬政府施政所應為,現在政府花大氣力得出九招十二式,卻仍然不知道會否奏效。政府、發展商與市民消費者之間的三角關係,於此可見一斑。
: y. t [% Z. q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4 e0 K# j0 r5 `
至於曾俊華和鄭汝樺所提到政府的最新土地房屋政策,顯示未來3年內,供應與真實需求仍有一定距離,本港樓市和樓價情基本不變。據曾俊華羅列,未來3年,本港最多約有6.8萬個新樓單位供應,以3年計算,每年平均不到2.3萬個,以4年計算,則每年平均只有約1.7萬個,政府認為這個供應量已可應付需求。
; v9 i8 l) G$ o# I$ G& l5 j# }: B# b+ Q2 L1 |/ k O1 ~* b+ ^
政府的估算,是把過去10年一手私人住宅成交平均每年1.91萬個視為市民的置業需求。較早前,我們已經指出政府這個數字乃基於片面數據,有誤導成分。因為20年來,市民對住宅的需求,從兩個客觀數字顯示出來:(1)政府供應的居屋,由1978年居屋計劃開始,到2002年取消興建居屋,房委會共賣出了約30萬個居屋單位,即平均每年約1.2萬個;(2)發展商供應的私人住宅,1990至2004年間,每年由2萬個至3萬個不等(直至2005年以來,則持續不足2萬個,09年更不足1萬個)。這兩個數字加起來,說明過去20年,市民每年消化約3萬至4萬個單位。且,近年還有內地客來港買樓以移民或投資,實際需求就更大了。tvb now,tvbnow,bttvb4 r9 S/ S9 p3 D9 p5 }
% ]- Q# X- Y& s7 utvb now,tvbnow,bttvb政府以成交量視為需求量,與真實需求有較大落差,不過,既然政府心意已決,則未來3年新樓單位供應會較緊絀,已無可避免。另外,現在發展商多把新樓包裝成豪宅出售,就算是一些400方呎以下的單位,呎價也動輒過萬,根本脫離了一般打工仔的負擔能力,於中產階層,在政府堅拒復建居屋之下,置業安居更是難乎其難矣!
8 [4 W! g. Q( F/ s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q! {( L$ C# H! ]# a
不在增加供應下工夫
0 Q& x* k$ a, U0 J,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3 L: h. e) l8 w2 b3 I9 Xos.tvboxnow.com樓市難以健康正常發展. ^9 Z! q8 {( a/ X, D8 {) h" H* ?; N
公仔箱論壇4 }1 O, d* _& @9 l' r
因此,政府增加售樓透明度,加緊向炒樓投機者追稅等措施,只是治標之法,對於本港樓市整體趨向健康發展,作用不大;治本之道是要在供應面入手,政府若不增加供應(包括土地和住宅單位),則居住難的問題會繼續困擾市民,許多深層次矛盾也會因而惡化。
& C7 O0 V) i% ~1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8 D/ D$ u$ I2 Q/ W7 q5 n
曾俊華昨日透露,市民供樓,供款佔私人住宅住戶入息中位數比例,已由去年第四季的38%,升至今年第一季的42%,若息口上升之後,市民供樓款項超過收入的50%,將會為期不遠。市民為一個實用面積45平方米(不到500方呎)的居所,花費一半收入供樓,年期長達最少20年,這就是香港社會「屋奴」的寫照。政府若不作為,「屋奴」將會世襲傳承下去,這個委實是香港市民的悲哀。
K S5 W; v5 G1 A. z4 sos.tvboxnow.com
( V1 ]* I' Y* S" p1 e公仔箱論壇
4 y$ x1 P9 u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