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2-9 07:18 AM 編輯 2 C( S$ @5 r' K! B0 b/ d. k
- e7 Y# K9 V! F2 {. u6 {tvb now,tvbnow,bttvb「中東波」給香港的警告訊號 鄒頌華
! _; ~4 Z: M4 K; p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U% Y7 T+ W4 n# y1 |& k% `5 }
由何家爭產到車公簽文,由賀歲煙花到遊客度歲被毆,香港傳媒秉承大娛樂家的精神,新春期間照常娛樂大眾。頭條新聞不是喜氣洋洋就是盡八掛之娛,但震撼全球的北非和中東變天,極其量只能放在國際版上,而所報的幾乎全是譯電。即便有人把今日埃及局勢與當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相比,即便香港人有強烈的六四情意結,即便香港已是中國土地上新聞信息最自由的地方,但從香港傳媒處理埃及政局的手法,我們不能不去問:埃及對香港來說是否真的太遙遠?
) [1 ?. ]$ L6 {1 T& F$ A'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O" u! N4 q
對國際局勢後知後覺
% b6 [. e. @- G8 z9 k% |$ D9 j7 p! ^ vtvb now,tvbnow,bttvb過去一星期,當全球傳媒目光都聚焦在埃及,你只要翻開任何一份香港報章,都不能避免作出以下結論:香港傳媒最關心的,是其報導能否取悅讀者,多於新聞的重要性。連號稱公信力第一的大報也寧願投放資源去搞「賭王爭產」電子書,與娛樂八掛雜誌去爭一日長短,你不能不為此感到納悶。就算傳媒也有跟進埃及局勢,但報導都只流於關注當地有沒有華人死傷、僑胞的生意有沒有受影響、滯留埃及的港人能否安全返港、港府為何遲遲不發出外遊警告等等。當然質問港府為何不派包機接回港人,最後要中央政府出手打救,都是少不了的重點話題。
5 R; J7 u% a9 q. O( L* Jtvb now,tvbnow,bttvb
+ M1 F; ^4 D0 X3 P!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傳媒高層為了保證收視而犧牲獨立思考,埃及的緊張局面被香港的歌舞升平吹得幾乎煙消雲散。基於財政考慮,即使前線記者如何為局勢摩拳擦掌,卻沒有香港傳媒願意派員前往當地採訪。編輯滿足於找一兩名當地華人採訪,就當是營造了「華人觀點」。報導因此流於表面,實屬無可避免。
( D" V" |& w. o* X' C
# I2 P' B' F) Vos.tvboxnow.com如此「打造」新聞,當然無助華文世界認識這場自去年維基解密所激發的「中東波」。當香港埋首於四房家產的分配,這政治風雲已從突尼斯,一直蔓延至埃及、約旦、也門。本來號稱國際大都會的香港,是最有條件就此事提出「華人觀點」的報導。可是,就算是「維基解密」的風波,本地傳媒最關注的,莫過於美國外交官如何打小報告,或是私下失言等政治趣聞和秘聞,而非這些密電正在如何改變世界。
& N0 S/ A- L/ l6 O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 e: L' L" U3 g9 P. d0 b' {. D% O" e
香港傳媒一直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只要新聞當中沒有涉及華人或對華政策,就可以不用親身採訪,只用外電來交差。因此,大眾只能被迫接收西方的觀點,並以西方的利益來衡量時局。親中傳媒看似與主流傳媒有所不同,它們在埃及政局動蕩一事上,痛斥美國一直扶植穆巴拉克政權,又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就埃及總統是否下台出爾反爾。說到底,親中傳媒都只不過借此來推銷「美國的普世價值是動亂的根源」,順道宣揚「大國正和平堀起」的福音。
7 U2 z, E7 Q- a A* i0 l$ ]9 v6 Hos.tvboxnow.com
' v5 Y* N8 j" ^* G( T r' ~'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失去國際視野的香港
5 W- ~6 T( U* m) [tvb now,tvbnow,bttvb「缺乏國際視野的經濟動物」是香港人僅餘能夠成功過度的特質。回歸前香港還可作為西方認識中國的觀望
0 l: M1 ]0 ]5 i6 [, h3 I, g台,回歸後香港的一切外交事務由中央包辦。當連談及「次主權」(去年因菲律賓人質事件而引起廣泛討論和爭議)也被看成為潘多拉的盒子,香港對外接洽就得與中央同一口徑,事事靠阿爺出手。從近來的包機事件可見,港人對國際局勢的分析和應對,要不是無從入手,就是束手無策,與國際形勢脫節。tvb now,tvbnow,bttvb) f& w) N1 w( e& {/ h, f7 I* ^
8 K9 Y9 B# v6 y2 G: M, bos.tvboxnow.com同時,中港兩地傳媒,合力凝造大國已成功堀起,對世界影響力無遠弗屆的形像。中國在阿非拉地區的影響力之大,其報導頻繁的次數已不再是新聞。但今天中國在埃及以至中東波之中,都只能被動地表示關注和強調穩定,而真正的推手,仍然是美國--無論是政府的斡旋以及態度,抑或google和twitter如何幫助當地民眾突破網絡封鎖,都彰顯美國的軟實力及其如何真正影響當地局勢。
5 G& A9 n2 P* i+ d# i
( s2 \+ F( m3 J3 o' D K3 o8 a; Mtvb now,tvbnow,bttvb當然,香港人仍然可以為祖國的包機而感激流涕,也可以陶醉在新聞如何報導國家以經濟實力在外交上「廣結善緣」的歡呼聲。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在世界舞台的角色也真越來越吃重。但如果香港人以為,可以把有關國際關係和局勢的思考,交托給祖國就高枕無憂,甚至變成事不關已,那我們就不得不為這個曾經在國際舞台上風光過的都會憂心忡忡。2 X1 O: G" c1 M) f! O' l3 ~$ m
公仔箱論壇8 N/ I5 m C. ]0 U- @
北京也許不希望看到茉莉花革命的餘波來到自己的土地,但在全球一體化、信息無疆界的大趨勢下,北非的政治運動勢必在全球泛起漣漪。信息自由流通是香港既有的優勢,亦因此最適合成為大中華地區認識世界潮流的窗戶。香港在回歸後漸次褪色,正正反映了我們在急不及待成為「中國人」時失去了本來的特殊身份;昔日香港助西方認識中國形勢,但今天如果我們不比內地眾多城市掌握更多國際形勢,而甘於隨波逐流,恐怕這個亞洲國際都會,與一條小漁村相去不遠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