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now,tvbnow,bttvb% x' M! F. i) R: _# }) u; H, h 
 
1 k6 o5 H1 _; V' d+ Hos.tvboxnow.com tvb now,tvbnow,bttvb8 w8 d' N; o, K) t3 _7 [& ? 
 
5 P' L( t: `5 p3 g* x: @# @ 
/ a  W9 S' o: g7 h5 C$ f6 f3 E公仔箱論壇日本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受到母鼠的叫聲和分泌的信息素提醒,通常不照顧子鼠的鼠爸爸也能甘當“奶爸”。這一成果對人類育兒、教育也許有所啟發。 
9 E2 Q  x* t  i" X! H9 v( ^tvb now,tvbnow,bttvb 
" M4 Y# @$ d1 z4 j公仔箱論壇日本金澤大學和富山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小組利用一些實驗鼠進行實驗,鼠爸爸單獨和子鼠在一起時一般不積極參與育兒,而將其與母鼠子鼠飼養在一起時,便會在育兒方面表現出協作性,會把子鼠叼在嘴裡挪動或者是抱在腹部。如果將鼠爸爸與母鼠子鼠隔離10分鐘後,再將其放入只有子鼠的箱子裡,鼠爸爸又對育兒失去了興趣。研究人員想弄清母鼠是用什麼辦法讓鼠爸爸也參與育兒的。 
* S9 a) d  y& ?& U1 D9 D7 t6 q: P; k( l# P2 |( G 
研究人員將母鼠放入另外一個箱子裡,通過在嗅覺、視覺和聽覺等方面控制母鼠與另外一個箱子裡的鼠爸爸與子鼠的互動。結果發現,鼠爸爸是在聽覺和嗅覺方面受到母鼠的影響從而表現出育兒行為的,與視覺和触覺沒有關係,其秘密就在於母鼠發出的38千赫的超聲波叫聲和分泌的一種信息素。tvb now,tvbnow,bttvb0 K: _. B$ N2 y6 v' s 
 
4 k: h6 h% F8 l3 O這一成果刊登在新一期《自然·通訊》雜誌網絡版上。研究小組負責人、金澤大學特聘教授東田陽博說:“雖然不能單純與人類進行類比,但是此次實驗顯示,來自妻子的溝通是必要的,將對研究父親參與育兒發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