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梁振英?】人民日報突批「特事特辦」:遇事想特殊對待 非社會福音9 C" ~4 V$ ^& m" D( e/ H
公仔箱論壇4 O! L8 g+ Y! s, a K
公仔箱論壇, I# X% h4 ]0 h Q6 }
行政長官梁振英的女兒梁頌昕的「行李門」事件,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直指「特事特辦」無問題。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今日突然刊發署名文章,題為「『特事特辦』還是少些好」,直指「特事特辦不僅可能異化為逃避責任的『擋箭牌』,還容易成為權力尋租的工具。」文章又指出,指若動輒特事特辦,突破既定規則,對制度失去基本敬畏與遵從,則與法治社會相去甚遠,必然導致違紀違規不斷,社會運行秩序混亂,特權,「如果遇事總想特殊對待,有問題總依賴超常手段,決不是社會的福音。」
( e2 B9 }! D& O5 P6 N. |- w0 E- |5 Otvb now,tvbnow,bttvb
S M* _8 K S8 b文章署名作者李浩燃指出,從歷史看,改革舊制度,在先行先試、特事特辦中找到新的出路。而在日常治理中,特事特辦也成為一種超越庸常、突破慣例、提高效率的特殊方法。文章指出,特事特辦亦可能變為逃避責任的「擋箭牌」,還容易成為權力尋租的工具。有的官員打著特事特辦之名,暗行「私事特辦」之事,甚至變相搞利益輸送,以公帑入私囊。
" }: D2 U+ ~2 v. t4 Y R/ Stvb now,tvbnow,bttvb…特事特辦正因其特殊性,很容易在實踐中走偏變味,被濫用、誤用。比如搞舊城改造,不惜違法強拆;「重點工程」竣工剪綵,征地手續尚未補全;明知環評不過關,卻給項目特殊便利,等等。特事特辦不僅可能異化為逃避責任的『擋箭牌』,還容易成為權力尋租的工具。" ^6 C# m2 r. _+ |' W
譬如,有的官員打著特事特辦之名,暗行「私事特辦」之事,趁機多貪多占,有的甚至變相搞利益輸送,以公帑入私囊。以致群眾戲謔:「特事特辦,腐敗翻番。」
& n, ^& R6 k6 l8 }: e! _8 x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v" U# ?. H Z
(人民日報海外版)tvb now,tvbnow,bttvb- P8 m, ~' u- M# n" ]: a! W2 P& ]7 X
文章又指出,即便遭遇危急時刻、突發事件,相關應急處理機制也日漸健全,極少需要傾注特殊的行政資源,繞過規定的處理流程。在現行公共治理中,主要矛盾是不按規矩行事的問題,而不是規則不適宜必須突破的問題。os.tvboxnow.com4 ^: v' x. V6 E( e1 Y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依法依規是大勢是主流,特事特辦應當逐漸淡出我們的思維視野與行為習慣,決不能大行其道。如果遇事總想特殊對待,有問題總依賴超常手段,決不是社會的福音。即便在規則闕如或已不適應需要等特殊情況下,有些事情需要特事特辦,也要有「特」的規矩,在法治軌道下依法辦理。必須明確特事「特」在何處,特辦「特」由何規?不能逾越哪些原則底線,如何監督問責?唯此,方能讓特事特辦套上制度的「緊箍」,不致成為徇私牟利工具,而在特殊情況下,也能成為實現善治的有益補充。公仔箱論壇0 [) p; B4 h( y. l3 C# E, {& f
tvb now,tvbnow,bttvb) m; D. C; t+ T' l7 S9 E6 u. Q9 j
(人民日報海外版)tvb now,tvbnow,bttvb0 `* @' O6 P3 x% v0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