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019)魯迅(三) 11-09-2010
, 描述: 【節目主持】:張偉國、麥勁生、曾卓然
本帖最後由 shingtinchi 於 2011-5-25 03:49 PM 編輯
【節目主持】:張偉國、麥勁生、曾卓然
【檔案格式】:mp3, lrc
【檔案數目】:2
【下載方式】:直接下載
【檔案容量】:21.07 MB
【下載連結】:
不少人視〈狂人日記〉是魯迅正式步入文壇的起點。這位當時已37歲的作家,既在新青年寫作小說,同時又在《晨報副刊》著名唐俟寫作短評及以巴人為名連載小說《阿Q正傳》。他自稱這時期的文學為「遵命文學」,不過這兒的遵命是遵革命先驅的命,所以也是魯迅甘心自願的。魯迅自覺這時期的小說如為革命者吶喊助威,但同時他又面對辛亥革命未見果效而來的寂寞。在〈《吶喊》自序〉中魯迅向錢玄同提出的兩難處境,多少反映了他的心境:「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麽?」然而這位有志救國人心靈的作家,還是以筆去面對世界的橫暴。
1925年魯迅繼54運動後再一次正面介入政治事件,當時魯迅為女子師範大學的教書,因不滿校長楊蔭愉的治校方式,一邊寫作,一邊與引警察入大學管治學生的章士釗對抗,在胡適支持下創辦《現代評論》的陳西瀅也反對學生對抗學校,被魯迅反諷為「正人君子」,魯迅的人格魅力亦不斷上升。歷史的暴力難以想像,也使魯迅一步步走上前台;1926年北洋政府武力鎮壓群眾,死傷三百人,同年出版的小說集《彷徨》,正寄語當時中國的命運。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使用 Megaupload時,會出現空白頁問題: 只要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 編碼>>其它>>Unicode(UTF-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