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now,tvbnow,bttvb4 W8 L9 l$ Q& K% h2 |6 ^, x
. t1 w/ `' O- l7 r( } C0 f3 \$ Z世界上少有掌權者看着日曆會經常發怵,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卻恨不得日曆不再翻頁,或根本就不存在。如果習近平一再拖延十九屆四中全會的召開,就一定不願看到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及其開創的改革開放40周年的到來。
% R& g( L F# @9 q"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d3 {' O1 G4 J1 C: W5 F" D
此時此刻,習近平不得不發表一個長達一個半小時、字數上萬的重要講話,一個定於一尊、無限任期的「核心」最終不得不向日曆的獨裁認輸,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嘲諷。也正是由於這樣的言不由衷,習近平的講話暴露出面對重大危機中共內部政策上的分歧以及習近平回天乏力的尷尬。
7 a/ _# U" C* c4 f% U6 `os.tvboxnow.com
6 N! x' n8 {) m3 I; h5 F只想保黨保政權! Y7 a) O# `( ^$ G$ V! I2 a; S6 p6 F
如習所言,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今天的情形就是:辛辛苦苦40年,一夜回到改革前。中共和中國又面臨一個新的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但習近平的講話貌似在毛鄧江胡的路線方針上一以貫之,其實是端出一鍋紅燒雜燴,迴避今天中國面對的內外兩大危機(經濟危機和中美貿易戰),無法直面尖銳的矛盾拿出明確的解決方法。os.tvboxnow.com% v) R3 z; u/ n# I- y6 }8 m
7 u# n8 I8 Z* ?; O$ G1 f5 [6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講話開始段落對歷史的回顧似乎是在批評習近平本人當下的政策和執政傾向。可以明確看到,許多的意思是習被迫接受的。這篇演講稿不可能完全出自習近平個人或他的小圈子的運作,明顯看得出派系妥協的痕迹和習近平權力的式微。他沒有一次提到西方,也沒有一次用學習二字,對於總結對外開放,確實有點奇怪。同時,他也沒有一次提共產主義,沒有提私有制,個人、經濟增長(還是明確指過去的貢獻)和危機都只在講話中出現過一次。自由(兩個是自由貿易,一個是投資自由)和法治出現三次,另外五個出現在依法治國和依法治軍的表述裏。講話文本關鍵詞頻率,有5次毛澤東,7次鄧小平,12次復興,13個民主,34個民族,42次中國特色,74個堅持,78次社會主義,83次人民,88個改革,128個黨。可見,面對重大的政治經濟危機,中共上層並沒有拿出積極的配套解決方案,卻只想保黨保政權。
$ _+ k/ [* R2 J& A, U2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4 P' P9 R- g- N
習的講話核心段落是:「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正是因為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我們才能實現偉大歷史轉折、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一方面,他隱晦地觸及當下的重大風險挑戰;另一方面,又明確指出黨集權是最後的看家本領。公仔箱論壇2 W8 B! m l( @/ V/ s0 L! n9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m4 y- l; K" V+ D$ Z: q4 c
這樣的認知和應對當然和40年前中共痛定思痛後的改革決心是有差別的。兩代人後,習近平在吹噓,「糧票、布票、肉票、魚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業券等百姓生活曾經離不開的票證已經進入了歷史博物館」,但中共卻沒有愧疚意識到它該給人民真正的選票。習近平又表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而他搶到接力棒後卻要一條黑道走到底,不再交棒。這種歷史進步還是倒退的差異不會不影響兩輪與歷史賽跑的最後結局的。0 [/ t; M, A, N+ I
os.tvboxnow.com: \- F9 ^7 n' C% \% J5 e0 R- x
和過去演講風格相比,習近平的自信消失,哭腔加重。全場在講話中第一次鼓掌不是因為出現高潮,而是習近平端起茶杯喝水。會議全場氣氛凝重,似乎大家在看皇帝最後一次遊行盛典。所有的成年人掛着皇帝頒發的勳章,在玩具兵的陪同下,都認真地在演戲。而沒有一個純真孩童被允許進場。所以,除了幾次聽到滑稽的、不合時宜的噴嚏聲,永遠不會聽到一聲幼童吶喊,只會聽到大家都在歡呼:皇帝的裙裾太輝煌了!
$ i* p& N B) d6 r, H: n#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o, C6 E2 E% q. Q& I4 S習近平說得很直白,「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記着:最終人民實現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不是「嚮往的美好生活」。
% ~/ W6 l9 E; Z8 c& Q3 Y" ~6 C公仔箱論壇0 q) @! _# T3 A6 c* I$ F4 ]3 G
夏明
6 Z: h9 I. C2 w; Ros.tvboxnow.com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政治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