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彗星經常“撞地球” 20年來超過500次(圖)

公仔箱論壇, j0 m: N( W3 U  \, f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2014年11月14日公布一張統計圖表,顯示自1994年迄今20年來,已有556顆小行星或彗星曾衝進大氣層。(NASA/JPL)os.tvboxnow.com9 _0 \. _  [+ x& l4 F. o+ O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在上周公布一張前所未見的有趣統計圖表,顯示自1994年迄今20年來,已有556顆來自宇宙四方的小行星或彗星曾衝進大氣層。os.tvboxnow.com0 p1 \; V- H8 X) S
8 d: G4 Y/ X; y

8 J3 H* U' D+ ~0 w3 s, f/ [os.tvboxnow.com美國航空航天局11月14日公布的最新彗星撞地球統計數據顯示,幾乎平均每周都會有一顆直徑約1米的彗星衝進大氣層。所幸這些頻頻造訪地球的彗星大多在進入地球大氣層這個天然防護罩之前,已被大氣層擊碎成無法損傷地球的小石塊。
( M- T0 X5 h( x. q* s* L; G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3 l9 ~7 o1 ]; `1 {/ K( m* w

% D* ]. [! R; P2 H1 Z& J公仔箱論壇從這張布滿橘色及藍色小圓點的世界地圖上可以看出,無論白天或黑夜,隨時都會有小行星進入大氣層。圖中的橘色圓點,代表白天來地球一游的彗星;藍色圓點則可能是夜晚在天空中劃過的火球或流星。tvb now,tvbnow,bttvb; Y2 H% E: S. k3 f
5 T! m: l; J* n
os.tvboxnow.com. r* }. y" T( W6 L! }
雖然從最新的統計數字得知密集驚人的彗星撞地球頻率,但令人慶幸的是大部份的這些“小小發光體”並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損失和危害。tvb now,tvbnow,bttvb- e# ]: w6 }0 R8 ]
tvb now,tvbnow,bttvb  @2 F- h( S4 m# k" D  t  _- C

2 z7 z9 I+ M. g5 u4 x  D, u3 Y不過總是難免會有一、兩次的特例。如2013年2月17日,一顆直徑約17米的彗星衝進莫斯科以東約1,500公里遠的車裡雅賓斯克(Chelyabinsk),在距離地面約25公里的上空爆炸,造成1,000多人受傷。
! }6 m4 U" Y% `* dos.tvboxnow.com) ?8 \! _4 h7 W: R% `+ d
5 W0 k, R) g8 `8 C" o7 m
另一個近代最有名的大彗星撞地球記錄,則是發生在1908年6月30日,一顆直徑介於60至190米的彗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埃文基自治區的上空發生爆炸的事件。這顆彗星的爆炸地點約在通古斯河附近,於是一般又把這次彗星撞擊事件稱為“通古斯大爆炸”。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 V8 z% Q2 M: \+ U

/ g; H! {! }* v6 `# \0 s, Y: p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 D7 |6 {* i7 \6 L
據估計,“通古斯大爆炸”的威力相當於轟炸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當時在2,150平方公里內的8,000萬棵樹被擊倒焚毀,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將附近650公里內的房屋窗戶玻璃震碎。7 i2 ^- f: L+ z3 p1 H6 |3 r) J8 e$ v! q
" h! G' L* h$ U0 d

  T1 Y& d9 q: `8 c: Q$ i7 D6 O1 L公仔箱論壇美國航天局近地天體觀測項目負責人強森(Lindley Johnson)說:“我們知道大氣層為保護地球免於受到小行星的撞擊,提供了偉大的天然防護功能。”所以該項目就是為了防止像俄羅斯那兩顆穿過大氣層的大彗星對地球造成的傷害而開始進行精確的彗星撞擊觀測。
0 _! b/ H! X+ \- n& C( p' qtvb now,tvbnow,bttvb
) f8 w$ ~, l7 V- r) ~* n+ n
1 }! z6 u3 F. b4 x+ v2 P
美國航天局希望能在未來提早發現可能撞上地球的彗星,在它們還未進入大氣層之前,進行引離軌道或路徑的工作,以保護地球的人類與財產安全。" s) H" ^) [  A: s3 k1 @
航天局的噴氣推進實驗室主管葉曼斯(Donald Yeomans)說:“我們的目的是要在小行星撞上地球之前,早一步找到這些有可能造成地球危險的小行星。
' P. [$ z. P' z" ]/ m; A/ O7 ]tvb now,tvbnow,bttvb
% T7 @0 t5 j$ N: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