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G殺》文藝有餘 警世不足 (自由撰稿人 黃愷名) - 黃愷名


; H9 _6 V% j9 v- w. C2 M  a  A/ ^% \公仔箱論壇7 s. t+ q/ V* f  c; `& R2 w
由反高鐵反國教政治覺醒,到雨傘革命群情激憤眾志成城,再到本土思潮遭受打壓而陷入絕望,香港社會近十年民怨沸騰,民心思變,借助電影媒介質疑當權,以及控訴宣洩,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風氣。即使人人心知中國市場勢必封殺敏感題材,大體而言,關乎政治的作品都算越做越有層次,而《G殺》立意選材顯見野心,政治色彩鮮明,雖然注定無法成為人見人愛的青春電影,但亦值得觀眾入場支持,趁機思考怎樣至可以炮製出一齣恰到好處而引起共鳴的政治戲。tvb now,tvbnow,bttvb$ _  @7 c7 F; A6 ?! [9 M3 s3 I3 ?% G
os.tvboxnow.com2 [0 G/ o: p9 j) H7 i* u8 p
《G殺》側重演繹政治訊息而忽略人物關係塑造,野心太大,導致焦點模糊,得不償失。導演取景唐樓舊區,安插師生戀、新移民、妓女、黑警角色,援引《茶花女》引文引導觀眾反思,又借男女主角之口直接批評世態表裏不一之荒謬,種種設計,都反映他有意映照香港實況,挑揭繁榮表象之下的極端扭曲,但問題是巧合過量,就同劇本之寫實風格有所衝突。就以女主角雙親為例,慈母才德兼備而溫文爾雅,黑警粗野不文而無心顧家,二人「大纜都扯唔埋」,更莫講相知相愛,但導演為求盡量包攬香港各階層各類型問題而勉強湊合他們為女主角雙親,就顯得顧此失彼,情節亦難以服人。
) o+ m& K) T) [* a公仔箱論壇
' f/ v3 j0 Q" W/ L0 [% x又,黑警龍爺之蔑視道德,亞氏保加症患者Don仔之乏人關照,老師Markus之道貌岸然,其實都有潛力大做文章,但這堆有話題的人物其實本無交集之必要甚至可能。希望以大量非主流人物的悲劇去折射社會病態本非壞事,若果成功,大可以稱為共冶一爐,剪裁不夠狠心,就難免因為兩頭唔到岸而令人大為失望。相比之下,圍繞躁鬱症病人開展故事的港產片《一念無明》,訊息表達得更為直截了當,集中清晰,雖則寄意不算深刻,但觀眾離場之時,至少必定記得要對精神病患者多加體諒,記得香港貧窮及住屋問題,而不會有到喉唔到肺之感。其實,戲內人物無一平庸,逐一探索,本來大有可為,但電影只從各人身上抽取一面刻劃,變相拉薄成齣戲的張力,自然難以衝擊觀眾內心,後勁不繼。
; D- L4 B% ?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H  g! I+ S9 D1 n2 D
香港崩壞早有伏線
7 o0 N& n0 N! ^- Y" P! {" ]. I公仔箱論壇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之中出現過不少態度明確的文藝對白,雖然稱不上段段一脈相承,但有幾句都算擲地有聲。電影尾聲由女主角道出的一句「好多人都話變質係退步,其實好的嘢只係假象,所謂變質,只係去返以前咁」,明顯係有重申主題之效,亦體現到編導對於香港問題確實有優於一般人的深入思考——香港人誤以為主權移交之後諸事不順,但就從來沒意識到崩壞早有伏線,變差只是打回原形。大眾只看到文化入侵同經濟由盛轉衰的表象,忙於不屑親共政黨見縫插針,批評中共魔爪漸伸漸入,偏偏長期昧於司法獨立及民主制度必當相輔而行之事實,意識不到香港一度坐享其成的根本原因在於有由英國培養同鞏固的言論自由以及多元風氣,這些都同對白互相呼應。可惜的是,消化對白然後表示理解是一回事,透過影像故事去觸及感慨又是另一回事。
) e' n) `8 h' m) z0 Wos.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z1 f! \/ K7 H
整體而言,《G殺》瑕不掩瑜,比其他不痛不癢的鬧劇富有時代意義。若然導演可以做到講故事而兼談政治,或者論政治而不忘故事,下一齣戲,必定更加可觀。
3 V, L& v8 [& s8 M公仔箱論壇
# {! r( R( P; L: h5 G4 i9 [! t) Ctvb now,tvbnow,bttvb黃愷名
7 j( `2 j; U: v3 J* C8 e# a公仔箱論壇自由撰稿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