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梁爭做第二個董建華? 盧峯
' t- `( ~% j! y7 U6 vtvb now,tvbnow,bttvb
: R" s$ Q6 x1 H/ A4 Ztvb now,tvbnow,bttvb
# n) F4 h3 a' y" {公仔箱論壇梁振英說要穩中求變,唐英年則主張穩中求勝。這兩種不同的說法除了遣詞用語的不同外,兩位參選人大概也想凸顯本身的形象及賣點。梁振英先生從決定參選開始已在大數特數現政府的各種缺失與不足,矢言要讓香港來個變身;只是北大人常強調穩定壓倒一切,他才改口說要「穩中求變」,但關鍵還是求變兩個字。唐英年先生本來就沒有甚麼強烈的政治或管治理念,跟現屆政府以至上屆政府關係極深,不容易來一場打倒昨日之我的選戰。「穩中求勝」這種空泛而又人人啱聽的口號自然較合用。
, w+ o# B2 ]$ h2 \( r3 p' ~6 Q0 k) J; ~1 P
撇開語言、語意上的針鋒相對,唐梁兩人在經濟上顯然都準備做一個「大有為」的特首,扶持、推動某些新興產業如文化創意產業;梁振英先生甚至引用新加坡、台灣的經驗,指香港也該有產業政策,指政府應當推動發展某些行業,令香港經濟更多元化,有更多發展機遇。
2 J" S' Y4 W+ T; Hos.tvboxnow.com
$ Z" }. v4 t2 A( a8 }"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表面上看,兩位參選人都滿懷好意,都是一片好心,想香港經濟有更多增長點,有更大的增長動力,有更多元化的發展。問題是好心、好意不足以達到他們的目標,政府基於好心好意插手經濟及扶持某些產業更可能導致浪費與利益輸送,更可能妨礙其他新產業的冒起。tvb now,tvbnow,bttvb Y0 {2 E, b1 d' K' O! `!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O" |- d5 ]1 j0 J9 K" d
香港是個開放型的小經濟體,自二次大戰以來的經濟成長都不是政府有甚麼神奇的點子或五年十年大計,都不是因為某港督特別英明神武或大有為,而是私人企業及市民靈活應變,不住隨全球經濟及區域經濟變遷調整,盡快淘汰過時產業,盡快建立適應新挑戰的產業及技能。從轉口港到輕工業基地,從紡織成衣玩具中心轉為商貿中心金融中心,推動變遷的都是私人企業,都是「無形之手」。假若港英政府當年提出甚麼產業政策,堅持發展甚麼工業、甚麼高增長行業,香港的轉型將會被拖慢,曾經被視為高增長行業的產業更可能因競爭力特別是生產成本過高而淪為夕陽工業。要靠大量政府補貼才能續命。這樣的歷史經驗兩位參選人實在應該好好重溫一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8 N: V# ~3 F# v, V' x6 ?
2 |0 P* I$ k; B+ V
更何況全球化的速度不斷加快,產業盛衰周期越來越短,風光一時的行業,公司不過幾年時間就陷於捱打狀態,從增長動力變成包袱。手機巨企 Nokia、 Ericsson幾年前是響噹噹的名字,甚至是整個國家經濟的「救星」;到近兩年已風光不再,連轉型再上路也有困難。梁振英唐英年再厲害,都不可能讓香港發展出 Nokia之類的產業及品牌,推動發展其他甚麼新行業、新經濟亮點只怕沉淪得更快,成為包袱的可能性更高,任何特首候選人都不要走這樣的歪路!tvb now,tvbnow,bttvb% I, v4 l1 v2 C# T; n* h2 p9 a
前任特首董建華先生任內的教訓更必須小心牢記。要說好意、好心,董特首大概比唐梁兩位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九七年上任/ F4 S* F- B# I( b+ x
7 ^: t( }. d5 c( D- k; r; p
後表現出的大有為態度及「高瞻遠矚」發展策略同樣令人側目,甚麼「數碼港」、「中藥港」、「鮮花港」教人記也記不住。可惜,政客官僚根本缺乏市場觸覺及靈活性,更談不上開創新的商機,只能像執行指令般按時按政策批出資金、資源以至土地。結果,大計劃變成「高大空」的惡法,珍貴的公共資源變成利益輸送給地產商與大企業,市民則一無所獲。公仔箱論壇2 q6 i5 y. D/ t. i6 U
再來一次大有為,再主動出擊搞甚麼新產業的話,只會弄出另一個地產項目,讓巧取豪奪的財團再乘機發一筆大財而已!唐梁兩位明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