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仔箱論壇. F& t. p+ A0 j( ~
tvb now,tvbnow,bttvb# ~8 }! {- @+ Y# G
連儂牆在各區遍地開花,群眾衝突日日發生,周六上水又爆警民衝突,民主黨議員尹兆堅被警察公然以警棍襲擊,之前員佐級協會及督察協會聯手向立法會投訴泛民議員,保安局局長噤聲,誰人幕後指揮警察對付泛民議員?耐人尋味。林鄭及主要問責官員恍如人間蒸發,取消公開活動,閉門活動則一味感性地自憐自傷,訴說初心,毫無專業政客水平。同一時間新界十八鄉鄉事委員會就職禮,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部長李薊貽致辭時,表明元朗唔會容許示威者搞連儂牆,究竟邊個在管治香港,大家都睇得好清楚。6 e; V" d. \6 @' U3 a$ b. n0 p- y
8 }; E$ x3 ]3 R( d* K
林鄭月娥政府同歷任特首最大分別,是徹底改變特區政府的政治功能。我在2005年以中央政策組顧問身份加入特首辦工作,曾蔭權上場第一步是組織其政治工作班底,強化特首辦的政治領導角色,首先是集中人手資源,增設一個常任秘書長職位,第二步收編中央政策組,形成核心幕僚群。曾俊華、陳德霖二人先後出任特首辦主任,他們均有相當人脈及政治歷練,對內對外是總管人馬級數,新聞統籌專員聘請外援何安達,還有兩位助理,包括董建華時期已在位的高級助理陳建平,他是《文匯報》出身,與港澳辦官員有深厚關係,另一人是民建聯陳克勤,再加上政務官出任的新聞處長及特首新聞秘書。這就是負責政治工作的幕僚,背景出身多元化。0 |7 D' m$ S* F3 A2 c
) R m, G, x3 E4 i- J# u- f一人閉門造車終致攬炒* e% m0 h8 `1 |! d8 A
大家只要看看林鄭特首辦的組成,就會知道她為何會犯下如此嚴重的政治判斷錯誤,首先特首辦主任陳國基並非政務官出身,來自紀律部門入境處專業職系,工作歷練就只有入境處,如何做大總管,安排特首會見甚麼人、聽取甚麼意見、向特首作甚麼分析?結果他實際功能只是一個秘書。更重要的新聞統籌專員,林鄭沒有聘請任何人,一直懸空,因為她相信自己已掌握傳媒關係,結果,大家見到6月起每一次記者會均引起民憤。第三個更嚴重失誤是高級助理一職又懸空,欠缺類似陳建平這種背景人士,在北京跑動、摸底,掌握中央下達工作要求的分寸。至於中央政策組,林鄭索性廢除解散,原本中策組負責的政治研判、民情探測、定期民調轉型為政策創新,延攬一批年輕人,由原本專業幕僚變成童子軍柴娃娃。林鄭月娥將自己變成了孤家寡人,以為自己一人可獨力處理,而其他政治工作就外判予西環算數。4 D% c8 A4 O6 t: W5 d
8 ^* y: |8 h, `# c* w1 |8 O9 ^! S0 T再看看正式決策核心三司會,張建宗廢人一個,只會左閃右避,滿口虛話,滑不溜手,林鄭早就想換掉此人,可惜不獲港澳辦批准。更重要的是律政司司長一職,鄭若驊完全不夠班,一上任因自己僭建搞到一鑊粥,連基本應付傳媒、公眾及反對者的能力也欠奉,更遑論為政府重要決策把關。昔日黃仁龍之權威,足以阻止曾蔭權做出傷害高度自治的決定,同時亦受曾所尊重。至於財政司陳茂波受梁粉惡劣形象影響,民望長期低殘,只有做鍵盤戰士。三位司長弱雞至此,加上自廢幕僚,這就形成林鄭一人閉門造車之獨裁管治,一人失誤,全港陪葬的攬炒格局。
5 N" }( L# S9 t' y- X0 Oos.tvboxnow.com
' {6 O0 D5 d* p$ L) K( O2 @特區政府與中聯辦在香港管治角色是一個零和遊戲,特首民望高、政治上強勢,西環會縮一縮,中央也會衡量情況,多傾向接受特首建議。但林鄭月娥沒有好好利用上任蜜月期,強化特首辦領導角色延攬人才,反而以為自己一人之力已足夠,沒有糾正梁振英極左路線遺毒,就急於執行中央政治任務。今天她已失去了市民及中央的信任,政治能量蒸發,結果是造就西環治港,高度自治大敗局,這對香港的傷害,遠超過送中修例所引發的社會衝突。os.tvboxnow.com9 l1 ^3 j3 p2 B) E d2 P4 D4 \" x" C
6 m0 A' T$ A) m- p5 S4 K時事評論員
3 A5 S* o% |1 s, Dtvb now,tvbnow,bttvb劉細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