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第九(上) g5 ~8 }+ t+ P: p2 q, ^ _5 {8 l3 D
【利害交關的生命意義】
3 k& j+ W1 R) n/ ^" q" yos.tvboxnow.com
( {5 H; x& b) {! B2 w* @第九篇《子罕》,可以說是第五篇《公冶長》、第六篇《雍也》兩篇內容的引伸。多半是講孔子的思想,與學問教育的觀點,以及一般歷史思想觀念的闡揚。第一句話是:3 t; ^/ `" y! {& Y$ W- b: I2 W* X
& u8 B$ `" B0 i# |tvb now,tvbnow,bttvb《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 U/ x3 a$ ~3 A6 X8 M5 cos.tvboxnow.com
& E0 S' B k" U* u% |9 oos.tvboxnow.com這一句話,我們要特別注意。由這一篇的記載,就知道孔子平常很少講「利」。所謂「利」,現代的觀念每每就只對錢財而言,而在這裡的內容,同時也具有「利害關係」的意思,我們聽了這句話好像有點不大服氣,因為我們平常也似乎不大談利害的關係。其實不然,仔細研究起來,尤其研究歷史,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是隨時隨地,打利害關係的主意。. y0 ?8 ^. s. k, P; Y8 f
; `( f9 p( \+ z. P; W6 los.tvboxnow.com尤其春秋戰國期間,人與人之間的來往,國與國之外交,隨時隨地都在利害的觀點上。我們知道中國的法家,荀子、韓非子,尤其韓非子有一篇《說難》,就談到說話之難。在春秋戰國時候還沒有考試,人要取得功名富貴、事業地位,多半要靠遊說。所謂遊說之士,並不是亂吹就行,必須要學問淵博,同時具備豐富的現代知識。去見各國的領導人,拿出個人的特別見解,指出當時的利害關係,所謂動之以利害,取得人主的信任,就可榮獲功名地位。所以這句話中「利」字的涵義,我們先要瞭解。對人「說之以利害」,幾乎沒有人不動心的,人生能做到對一切名利無動於衷,就是真正最高的學問。公仔箱論壇/ x4 s+ q; }; } T7 C6 Q! y&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r% {9 ^& F0 E0 B
由這一篇書看,孔子講不講利害?「罕言利」,並不是絕對不講,而是很少講。如果我們想像到一個聖人,絕對不講利害關係,那也是過分地「高推聖境」,是絕不可能的事。
) K0 J) Q x/ f9 w4 ptvb now,tvbnow,bttvb
: f9 n3 q* n$ x% q6 ~8 sos.tvboxnow.com其次,孔子講不講命?後世以算命看相的「命」為命,但是這裡的命是廣義的,包涵生命來源的意義而言。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在說生命的來源,尤其說生命是神所創造的,幾乎每個宗教都有類似的說法。但由宗教發展到哲學、科學,一直到現在,究竟生命的來源怎樣?還沒有搞清楚。從這一點,可見人類文化,不論東方、西方,都還幼稚可笑,對人類本身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宗教家解決不了而演變成哲學,哲學家解決不了而發展成科學,科學家分門別類去追究,向太空、向物理、向醫學追究,都想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os.tvboxnow.com0 X2 Q! | r) I9 d' V# G! ?, _
# c0 [ ~5 y"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是中國人不大追究生命來源這個問題,尤其孔子思想,在下論中就提到「未知生,焉知死?」不要問,所以對於「命」,孔子很少講。因此,學校裡念哲學的人、教哲學的人,並非真通哲學,只能說是替哲學家傳播哲學知識。真正哲學家,都不是學哲學出身的。曾有一個在日本學醫的學生說,學了醫以後,感到痛苦,反而對人生問題、社會問題發生許多懷疑,所以需要學哲學,否則腦子要崩潰。他這個意見很對,但叢書本上學哲學很糟糕,結果只成為一個哲學書獃子,而不是哲學家。真正的哲學家大多不是學哲學出身的,像現在流行的存在主義,也是一個醫生搞出來的。很多人懂得哲學而不是哲學家,譬如鄉下沒有讀過書的人,往往就是大哲學家。去問一位鄉下老太太,這樣大熱天為什麼還工作得那樣辛苦?她說:「命不好啊!」這是大哲學家,她辛苦了還是心安理得,沒有煩惱痛苦。真有哲學知識的人,沒有她痛快。
* j5 h7 I: G' Q, Kos.tvboxnow.com
+ N! D3 s0 p R: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所以有許多學哲學的,最後學瘋了,究竟人生為了什麼?越搞越不清楚,後來覺得人生沒有道理,為了解決自己,弄到只好自殺,這就是不懂命。孔子在教育方面,知道哲學上生命來源的道理,很難講得清楚,所以很少講。tvb now,tvbnow,bttvb! p% x% q9 E& J" b2 X, o5 ]; E
/ B$ x% q$ X1 o公仔箱論壇第三,孔子很少說「仁」,這是一個大問題了。我們講中國文化,動輒講孔子,而且動輒講孔子思想中心的仁道。現在我們根據《論語》,至少它的內容是孔子學生們直接的記載,這不能不承認的。而這裡說孔子很少說「仁」是什麼。我們都知道孔子思想的中心是仁,但這裡又說孔子很少講仁;再說《論語》第四篇就是《里仁》,全篇都是有關仁的記載,這不是矛盾嗎?所以我們講《里仁》篇的時候,有一個重點,那裡所講的只是仁的作用、仁的性質,對於「仁」本身究竟是什麼,《里仁》篇中並沒有下定義。
8 T' v/ C: ?7 | y' q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m* n0 E- @' A
所以這裡說孔子很少講「利」,很少講「命」,很少講「仁」。這三種中心問題都很難講。現在講到這裡,我們暫時保留,因為下論講到時,大家可以從《論語》全書中,自己找出答案。tvb now,tvbnow,bttvb, U- o. _, L& {* s3 ]
0 B: V) n0 Q1 Q* T' ^, ntvb now,tvbnow,bttvb【歷史文化先驅】$ x. b5 Q8 |' q3 x4 E/ c0 r0 {
tvb now,tvbnow,bttvb+ M9 U5 t! v: {+ R& n) [& A7 ^
下面繼續敘述孔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6 Y& M2 q) X( G8 M
os.tvboxnow.com+ p$ G/ C7 `% w6 g. g9 Z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8 ]. v0 ]4 q+ L- j+ }. k4 Rtvb now,tvbnow,bttvb
2 A' o& Z; M( U. H1 }2 P8 g! [& ]! Q達巷是一個地名。黨人的黨不是現代觀念的黨,古代所謂黨,就是地方社會的觀念。在達巷這地方有人說,偉大的孔子,有這樣淵博的學問,他什麼都懂,而不是僅僅某一樣的專家。這裡「無所成名」的成名是指專學之名,就是不固定為某一項學問的名家。在古代的書上常有「名家」這個名詞,如對三民主義的教授,可稱為「某某先生是擅講黨義名家」。他自成為一家了,就是他的成名表達了他的專長。公仔箱論壇! J; A$ V1 V2 M/ q) `; R2 q;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Z# x* n8 r7 O5 t8 }: z R8 l8 m
在這裡所說「博學而無所成名」,就是說孔子樣樣懂,不止是那一種學問的專家。孔子聽到了人家的這種評論,就很風趣地對他的弟子們說,這叫我抓住哪一點?作哪一種專家好呢?我去當騎馬駕車的專家好?還是當軍事射箭的專家好?我還是學駕駛吧!從字面上看,這段文章,就這樣解釋完了。tvb now,tvbnow,bttvb6 A3 _6 C2 T, @5 L4 N. _
/ J: l% m" Y d' _7 n公仔箱論壇所以這些書,我們小時候讀起來,一點味道都沒有,頭大得很。這有什麼意思呢?老師還要我們背誦,一邊背誦一邊在搖頭晃腦,就是表示抗議。老師要我們背誦只好背誦,不過就是靠這個辦法,背誦以後經過幾十年時間,如今一張口就念出來了。後來仔細想一想,大有道理,他這個「執御」的駕駛人,意思是要領導文化,作一個歷史時代的先驅者。所以弟子們把他這句話記下來,是有深意的,並不是對不要緊的話都死記不忘。
$ L* d3 l7 ^4 I8 d. H) U5 b( Atvb now,tvbnow,bttvb
( S$ s( ^ o+ d* x( [- I; Qos.tvboxnow.com【禮的變態】os.tvboxnow.com1 l: @, t( x, x! F3 V" R
6 M: U, N% m7 s* e+ Y. ^) \2 l下面是講孔子的思想:. M) ]/ C8 W# p) y8 E0 }
tvb now,tvbnow,bttvb* V7 c X0 ]5 u+ S8 E9 V( Y9 i B% B* N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 c" M5 g4 G, ~9 Q$ _( N公仔箱論壇
7 R/ U0 c9 ~* z6 N) o; F. ytvb now,tvbnow,bttvb這是孔子的思想,他看到當時的時代感到悲哀。上古時候,長輩死了,喪帽是麻做的,很考究。孔子說這雖然是古禮,但現在的人,越來越簡化了,用純麻披孝就夠了,比較節儉。孔子對喪禮也取節喪的意義,他也同意節儉、簡化。中國本是禮義之邦,古代與人相見,跪下來拜,孔子說這是禮貌,「拜下,禮也。」但現在的人,沒有行禮的誠懇,「拜乎上」,拱拱手就算了,很討厭跪拜行禮的事,只求自己舒服一點而偷懶,就是不誠懇。對於這一點,孔子認為敬禮的精神,須要絕對的誠懇,這是不能改變的。所以即使是違背了時代,違背了大多數人的做法,但還是要保持我們古禮為上,因為它內涵傳統文化的精神,並非徒重外表而已。$ N8 T; v0 W# K8 O
4 l6 `+ _3 Q9 a( S9 o孔子當時所處時代的情勢,可以說和我們今日所處的環境是相同的。人與人之間的禮貌,都流於形式,只重外表不重精神。甚至外表的形態上也成問題,譬如現在的敬禮,變成純粹的招呼,就是打個招呼而已。不但內心沒有誠意,連外面的形態姿勢都是花樣百出,像希特勒式的舉一舉手、傲慢式翹翹下巴,歐美式的哈�琡嗨,統統出籠,洋洋大觀。這個時代問題,你我都有責任,尤其是家庭教育,更不可忽略。2 J5 r% ?8 b% r' s1 V; g! c+ R; o- N
/ I w( w( W;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os.tvboxnow.com6 M% H t7 k1 M" A2 Z h,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q$ ?- h: p+ H, e
這句話很容易解釋,很容易懂。可是這不止是文字的問題,要在這一生中行為修養上做到,實在很難。這裡說孔子對於這四點,是絕對做到了。- b# K+ C' r. X: k
# j. V8 ]7 H4 g" t1 A% J3 l6 L第一是「毋意」,(這個「毋」與有無的「無」字通用,不過在《論語》上以及古書的否定詞,多半用這個「毋」。)這是說孔子作人處世,沒有自己主觀的意見,本來想這樣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見,他就接受了,並不堅持自己原來的意見。tvb now,tvbnow,bttvb7 P7 A0 a4 c- ^
! j( K9 t \1 [) \tvb now,tvbnow,bttvb第二「毋必」,他並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樣的結果。這一點也是人生哲學的修養,天下事沒有一個「必然」的,所謂我希望要做到怎樣怎樣,而事實往往未必。假使講文學與哲學合流的境界,中國人有兩句名言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還無法向人訴苦,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都無法講,這都是人生體驗來的。又有兩句說:「十有九輸天下事,百無一可意中人。」這也代表個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個人當中,還找不到一個是真正的知己。這就說明了孔子深通人生的道理,事實上「毋必」,說想必然要做到怎樣,世界上幾乎沒有這種事,所以中國文化的第一部書——《易經》,提出了八卦,闡發變易的道理。天下事隨時隨地,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在變,宇宙物理在變、萬物在變、人也在變;自己的思想在變、感情在變、身心都在變,沒有不變的事物。我們想求一個不變、固定的,不可能。孔子深通這個道理,所以他「毋必」,就是能適變、能應變。公仔箱論壇. k1 c3 g% f+ l+ ^3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M* A- d; M3 D6 f2 M
第三是「毋固」,不固執自己的成見。tvb now,tvbnow,bttvb. z) D9 i* Z3 g) t8 v0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m. N8 R# F* M4 G/ [7 R! q' l" s2 A
「毋我」,專替人著想,專為事著想。這就是孔子學問修養的偉大處。
: ? r4 m& { x1 q4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5 y4 ^, X# j* q ^公仔箱論壇這裡發揮起來,便要與別家的思想作一比較。如一般人認為高深莫測,甚至有恐懼感的佛家思想中有名的《金剛經》。(所謂「經」,也便是「四書五經」的「經」的意思。)這部書中也有四個類似上面所說的觀念,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在佛學中所謂「相」,就是形象或現象。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往往感覺到很痛苦、煩惱,總是被現象困住了。8 n% {8 u6 ?" P- \
公仔箱論壇! Y. U0 r; E) a) F7 T& K% h' \; m! X
人生在世界上一定有我,無法做到「無我」。有我就有你,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煩惱。結果忘記了你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樣的。「大家一樣」就是佛學所說的「平等相」。而孔子的四絕觀念,也就是平等相。tvb now,tvbnow,bttvb; w; Z, t& X/ a# F+ j
7 {( Y. D' H* U6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關於這一點,我曾在一次某大學社團舉辦的哲學討論會中,講過一個「我與無我」的專題。我們常在哲學上看到作人做事要做到無我的境界。可能嗎?先就事實來說,不可能。譬如有人說:「我告訴你,我絕對客觀。」這句話對不對?不對。這已經非常主觀,因為「我很客觀了。」這就是「我」的主觀。哪裡是客觀?等於說「中」,天下有沒有一個「中」?因為「中」是對兩邊而言,才構成了「中」這個觀念。其實對比出的這個「中」,對另一點來說又是偏了,沒有絕對的中。又用方位來說,你站在一個房間,說自己是在中,前後左右是東南西北,可是站在北方看你是站在南方,在南方看你是站在北方,沒有中間的。所以說絕對「無我」,在觀念上有這個名稱,真要做到無我,幾乎沒有這樣的人。但不是絕對沒有,一旦真的做到無我的話,就會非常快樂。tvb now,tvbnow,bttvb2 T! P) U* N" a+ L0 E$ h! b
; U- f" F, I6 c
我們所有的痛苦,都因為自己「有我」而來的。如果我們手裡拿了一件東西,別人需要時,一定捨不得給人,因為別人需要它時,也正是自己需要它的時候。假如能在這個時候,放棄了而給別人,就是最快樂的境界。有一位學佛的朋友來問,什麼叫「菩薩」?我說這是印度梵文的名稱「菩提薩埵」,音譯成中文,簡稱「菩薩」,所含的意義就是「覺悟有情」。自己對於人生哲理覺悟了,可是對於這世界,對於一切的事物非常多情,而盡量施以助力。所以中國人說「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這就是菩薩的境界,等於中國人說的聖賢,名稱不同,發音不同而已。他們又問學佛的人是否都成菩薩?我說沒有,至少我沒有看到過菩薩。
2 q, A8 d G0 `
" w' u- e6 a8 R; wos.tvboxnow.com不過我朋友曾經看到一個人,可以說得上是菩薩。那是二十年前,有一艘駛往澎湖的船,途中遇難了。船上有一個認識的人,他本有肺病,因事乘了這船到澎湖去。在海難來時,有船員看見他有病,丟了一個救生圈給他,要他先離船逃生。他接到救生圈後,仍然很從容,並沒有立即套上。後來看見一個婦人抱了一個孩子逃上甲板,他就把那個救生圈轉送給了這對母子。他說他是有肺病的人,早死晚死一樣的。原來丟救生圈的船員,忙了一陣子回來,見他還逗留在船上,救生圈也沒有了,問他怎麼還不逃命?救生圈哪裡去了?他只笑笑,(這種狀況下,他還能安詳地微笑,可見是什麼樣的胸襟了。)也不講話。這位船員東找西找,又找了一個救生圈給他,他又送給了另外一個人逃生。結果船沉了,他也沉了,非常從容。這是「無我」。他這樣做不是被強迫的,完全是自動的,這就叫做「無我」、愛人。os.tvboxnow.com3 h2 `4 Z" C. a2 s& H( p+ }
8 v0 \- \7 x. L; @: u9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們心裡覺得這件事情很悲慘,但在他的心境卻很安然。他不是自殺,他覺得別人更值得同情、憐憫。但在事實上,平常一般作人做事,沒有辦法真無我。每個人同樣畫畫,畫出來各有不同。你寫文章如在文章裡「無我」,就沒有你的意境了,就不要寫了。同樣一件事情做起來就有「我」的精神。要將全副的我,擺到無我的境界裡,才可以達到真的「無我相」。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6 r! v7 E4 [- T8 K: i7 k
% T7 t1 [7 D' S0 W/ |2 Atvb now,tvbnow,bttvb孔子的這四點,大概用佛家的這觀念來相互襯托一下。實際上這四點是全部孔門學問的中堅,所以孔子教我們學問修養,就要傚法他做到這四點,「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S1 p, g1 H. j9 w4 F; }5 vtvb now,tvbnow,bttvb
9 h, t$ T5 K' Q; c Utvb now,tvbnow,bttvb接下來以一個事實,來講孔子為什麼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道理:
4 h- L1 C! i2 w+ N' n公仔箱論壇1 u# K) e- f$ F3 o8 [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k6 D" f5 ~7 f8 U7 j公仔箱論壇5 a3 d Q. ~ i. [( j& S
這是孔子一生中遭遇幾件大事之一。匡是一個地名,在宋國。當時有一個壞人叫陽虎,據說陽虎貌如孔子,他的相貌長得和孔子一樣,宋人都要殺掉他。孔子帶了一大堆學生,經過那裡,大家以為他就是陽虎,把他包圍起來,要殺他。這是有名的「子畏於匡」事件。* x4 |- x2 t0 O1 V; `
tvb now,tvbnow,bttvb: I9 b) l; A0 n: @
古代的文字簡單,只用一個「畏」字。實際上這個字代表很嚴重、很可怕、很危險的一件事故。當然孔子的學生們感到很嚴重,也可以說嚇死了。可是孔子說,沒有事,你們放心好了。他非常相信命,不過這個命不是普通算命的命。他說自文王死後,五百年來,中國文化衰落到現在,難道中國文化的命運真要斷了?不要流傳嗎?如果上天有意一定要把我們中國文化的根基斷絕,那麼就應該是我一輩子都不會接觸到文化,可是事實上我要擔負起這個責任來。
" l/ B' S4 y9 I- g. ~4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 @* v7 [# K; a9 w% Y假如說上天並無意斷絕中國文化的根本,而要讓他流傳下去,那麼今日就還要留著一點。如是這樣,老實說,我今天對於中國文化,是全心全力貢獻在這件事上;也只有我對於中國文化,能夠接受、能夠發揮。像這樣,那麼你們放心,我死不了,匡人也不會把我殺死。
, C# b2 G0 `& p3 M公仔箱論壇
% F1 {$ w$ t0 A5 s) g(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們看到孔子在一個這樣危險的情況下,他始終不以宗教精神,來個禱告,求神保佑。再說,這個時候,他如果談軍事精神,把學生馬上一組織,變成戰鬥的力量,也很容易。但是他不來這一套,所以他始終是「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他始終建立一個人文之道,處一切人、事,要自己增加自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K4 O8 j7 Q+ A" m
* l; C7 z) g( t- S0 W4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一段說明他作人處世,處困難當中的精神。他這一次困難,如果不是身歷其境的人,不容易體會。等於現在和年輕人講抗戰時期的情形,講死了他們也體會不出那種味道。沒有跑過警報,沒有躲過炸彈,沒有逃過難,那種味道年輕人始終不知道的。( I- J& b! g' ]; e- ?'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u$ _' f+ X7 l9 W
孔子當時的處境是萬分危險,但他始終不動聲色,不在乎。他反而慰勉學生,放心!死不了的。中國文化的責任落在我們的肩膀上,上天有意斷絕中國文化,那是我們該死。假使上天無意斷絕中國文化,那我們不會死的。這是孔子處患難中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