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登之死對美外交的啟示 沈旭暉os.tvboxnow.com* o9 @( b8 r+ V6 ]! O: L" b: J# J
tvb now,tvbnow,bttvb" n) s, g5 V7 E9 t- o
拉登死後恐怖主義並未終結,但對美國帶來象徵意義的勝利,而情報部門會在內閣發揮更大影響力。3 Z4 k3 V- w; l3 }
6 t% l# h, l& [( w
美國擊斃拉登雖然不會終結恐怖主義,只會對美國帶來象徵意義的勝利,但拉登之死,卻會對美國外交帶來微妙影響﹕9 D0 p% \. S* T0 P
7 K. l" w7 V2 T8 ?1 Y rtvb now,tvbnow,bttvb「現實主義」對「新保守主義」的勝利
9 d+ P1 w D7 s- p# a, ]' k1 ~奧巴馬的外交政策近月備受國內批評,布殊時代的新保守主義者認為他忽略了民主價值的弘揚,不懂回應茉莉花革命的契機,特別對利比亞、敘利亞等政權過份軟弱,原打算在下屆大選以此攻擊他。這次拉登由奧巴馬擊斃,講求普世價值的布殊卻一直徒勞無功,令民主黨內閣的現實主義路線得到全面勝利,新保守主義要回朝十分困難。
9 Y1 E, _% ^3 ]. P* g+ Z* z" x: k公仔箱論壇9 g2 T7 q+ l" u2 K
情報部門對軍方的勝利' ]% B/ n4 x4 Q) x
拉登被殺由情報部門建功,這對美國政府內部來說十分重要,因為九一一後,新成立的國土安全部不斷被批評為浪費公帑的龐然大物,近月更面對削減預算的危機,急需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次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成效更勝軍方。隨著布殊前朝遺臣國防部長蓋茨離去在即,位置由中情局局長帕內塔接替,相信情報部門會在奧巴馬內閣發揮更大影響力(儘管蓋茨也是中情局出身,但和共和黨控制的軍方更為密切)。假如情報部門的重要性未得到肯定,這會加強美國民眾對阿富汗駐軍的質疑。# _$ C1 g+ X& }. X! C7 j: g9 s
- j2 R) @( C* Y' U,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奧巴馬對中東民主化處理更謹慎3 O0 {$ h! A5 l6 m: q1 e* S8 r5 u
中東、北非正出現的茉莉花革命正削弱傳統強人的有效管治,卻不一定能帶來民主政體,更不用說解決經濟危機,一旦處理不好,會成為基地組織(蓋達)復甦的轉捩點。奧巴馬開宗明義以國家利益凌駕推廣民主化,原來受到「雙重標準」的質疑,但拉登之死已令美國人信服上述路線的功效,加上華府擔心援助中東反對派會變相有利基地組織,這都令奧巴馬處理中東民主浪潮時會更謹慎,大規模軍事行動不可能在他任內出現。
3 o! Q( y/ ^" k) l# D; @( _"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v$ ^! Q/ l& [
巴基斯坦後遺症
# e' R3 _1 G' J6 @5 X0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內被擊斃,事前巴方高層不獲知會,反映雙方反恐合作互不信任。與此同時,拉登之死也會激化巴國國內的反美情緒,特別是月前美國情報官戴維斯在巴基斯坦鬧市殺人,卻在奧巴馬干涉下回國毋須受審,更令巴人懷疑擊殺拉登一役有更多違反本國主權的內幕。美巴關係已步入臨界點,華府不是進一步加強援助拉攏對方,就得準備面對不斷的拖後腿,這會是奧巴馬外交的一大挑戰。
0 e" ]0 s6 y' e/ S
, o( N; `4 H# F7 L' Y# U; ]4 ztvb now,tvbnow,bttvb中東駐軍被賦予新任務os.tvboxnow.com% H% ~, w3 X8 f: h, n# B* Q
雖然反恐戰爭原來以拉登為頭號目標,但拉登死後,奧巴馬已為駐阿富汗、伊拉克美軍提供新任務,就是維繫區域安全,預防恐怖分子將之變成基地。上述任務是有明顯潛台詞的,就是暗示阿富汗的塔利班也好、伊拉克的各派反美武裝也好,在奧巴馬的現實主義主導下,都有和華府談判的空間,只要承諾不與美國為敵、捍衛美國利益,美國就可以功成身退地撤軍。特別是塔利班年前曾主動提出停火,相信這些派系與美國和解並非不可能。
8 f8 K8 r) G6 @1 e0 h6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K/ m/ t& G/ P" {8 x* l公仔箱論壇伊朗敵人身份被鞏固
/ S3 C, N) d0 n/ _5 qtvb now,tvbnow,bttvb雖然奧巴馬希望和中東各國修好,但也不能無視傳統右翼的壓力,需要明確的敵人維繫國人對安全的憂患意識。拉登的死可能對恐怖襲擊毫無影響,但基地對美國外交的宣傳價值卻已明顯下降,相信右翼分子會加強建構伊朗為美國最大敵人,作為控制戰略地區的槓桿。加上美國在茉莉花革命一役失信於沙特等獨裁盟友,拉登在這些國家又有一定聲望,利用「伊朗威脅論」重新整合中東戰線,將成為後拉登時代的美國國策。
+ p$ Z' @% C; i, K4 Otvb now,tvbnow,bttvb/ {8 W8 ^2 l# T/ q
美國外交出現短暫的機遇期
9 `; V5 I2 C! T)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拉登的死在短期內會令各國各派爭相邀功,自居美國反恐忠實戰友,特別是面臨大選的各國領袖,都會打「拉登牌」。這會成為美國外交短暫的戰略機遇期,假如奧巴馬能利用這時機,把不受歡迎的反恐外交扭轉,可望真正消除布殊時代單邊主義的後遺症。要是他懂得推出一個「新反恐聯盟」,把遊戲規則重新演繹,暗中配合現實主義的結盟,這會令中國一類國家十分棘手。os.tvboxnow.com- f" X! w f) ?9 @( s
3 U% R0 |# g& \, m
亞太戰略地位鞏固
6 v5 W/ \8 C' e0 @tvb now,tvbnow,bttvb奧巴馬上台後,戰略重心往亞太轉移,加強了對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傳統盟友的拉攏,並把蒙古、越南也納入保護範圍,令北京大為憂心。雖然美國有力兼顧兩條戰線,但茉莉花革命爆發後,一度有跡象顯示中東的重要性重新提升,歐洲盟友的價值也得到彰顯,令美國可能暫時放緩對亞太的關注。但拉登一死,令中東戰線失去焦點,亞太的戰略地位再次得以鞏固。
- b0 X, j; I/ ^+ H# w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u. {5 Y9 ]/ Q9 f
拉登之死的影響只要應用得宜,足以令外交成為奧巴馬在二零一二大選的皇牌,共和黨無論用理念還是現實,都不易回應。問題是奧巴馬在任期前半大動作太多,醫療改革一役尤其元氣大傷,要他提出全新外交框架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對他而言,連任始終是最重要的,在外交戰線,目前他是不會、也不用承擔任何新風險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