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不對稱有機催化 助製藥避免金屬殘留
; q3 L% \8 d, R2 Q1 H3 w& l2 qtvb now,tvbnow,bttvb i" f$ i; L" J& ~8 p- k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10060373.aspx公仔箱論壇% c) w$ w7 z1 H. y7 T' s9 _$ r# f; u
os.tvboxnow.com) M$ e, e" [+ | C& J! G+ C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6日電)德美2學者因研究「不對稱有機催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中研院化學所副研究員陳榮傑說,他們研究可避免讓金屬試劑參與藥物合成、避免金屬殘留,對於藥物研發有極大幫助。公仔箱論壇3 ~. t+ H+ m; \9 O' r+ F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今天揭曉,由德國李斯特
* E0 s7 ?! z1 \) q6 \公仔箱論壇(Benjamin List)和美國麥克米倫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u4 d! d" Q' j; a* P
(David MacMillan)獲獎,得獎原因為他們研發出新的催化劑「不對稱有機催化」,有機催化可以驅動多種化學反應,有助於研究人員開發新藥。
( z* a$ Z! [$ P, b1 H. los.tvboxnow.com催化劑是化學家的重要工具,諾貝爾獎也曾在2001年頒發給日本等學者,表彰他們研究「不對稱催化反應」,中研院化學所副研究員陳榮傑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指出,過去不對稱催化反應因效率較低,因此會結合金屬等增加催化效率。
! }! ]1 b+ q* Q: O不過,在藥物合成、製藥後期階段,都不太希望金屬試劑參與後期合成,畢竟有些金屬具有毒性,在分離純化時不容易去除,因此兩人研究有機催化能夠避免金屬殘留,對於藥物研發有極大幫助。
9 E8 { T: M: u$ d9 h陳榮傑也說,研究另一貢獻是可以讓有機催化劑量大幅降低,有辦法跟金屬做競爭,過去催化可能需要用到相當大劑量,但他們的研究可以讓催化劑量大大降低,讓製程更為環保。
( r7 w+ @ b! H% ]% g+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陳榮傑也提到,兩名得主也分別在2006年及2017年獲得中研院的周大紓獎,李斯特也才在2017年來台演講過,當時他也有帶李斯特到野柳踏青,是一個非常好相處的學者;另外,台師大今天也表示,李斯特2017年來台時也有到化學系訪問,為學生演講並與老師討論學術合作。(編輯:陳仁華)110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