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訂餐便宜快捷 白領首選 15天消耗外賣膠袋「可覆蓋整個西湖」
1 L5 D* V/ {9 B0 y8 vtvb now,tvbnow,bttvb: M ~+ S- r% H/ k( O
; Z+ Q" R' W# ^/ }9 @ l N9 i5 ]
os.tvboxnow.com5 O0 y6 {% v# O; h9 a) q
os.tvboxnow.com" X9 g. r% c. s
: F& e7 S @9 I9 ]4 U* x公仔箱論壇基於減少垃圾和「白色污染」、保障校園安全等因素考慮,近來陸續有一些高校出台禁令,禁止外賣進入校園。隨着網上外賣市場越來越火爆,在龐大的訂單量背後,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據三家外賣平台提供的700萬日訂單量估算,大約15天所用的塑膠袋,即可覆蓋一個西湖。有白領坦言,即便明知外賣會造成一些「白色污染」,也難以抵抗便宜、快捷的誘惑。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r3 S1 `% Y- _; G4 w
6 ?7 c2 c: |0 }# E; m- [
據中新網消息稱,網上訂餐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習慣通過手機APP或者電話叫外賣,來解決吃飯問題。隨着外賣市場日益火爆,大量的餐飲包裝垃圾也隨之產生。塑膠或發泡餐盒、塑膠袋、一次性筷子等,構成了外賣垃圾的主要部分。在北京一家網際網絡公司工作的白領王燕表示,帶飯的時間成本太高,上班族沒有那麼多精力準備,去外面餐館吃又太貴,現在外賣商家有很多優惠,一般都比去餐館吃便宜,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是知道叫外賣會造成一些「白色污染」,但也難以抵抗外賣便宜、方便、快捷的誘惑。公仔箱論壇9 u4 x! Y1 B8 y1 l
6 Q& t3 a+ L& x, W, l+ Q4 Ttvb now,tvbnow,bttvb保潔員叫苦不迭
( T2 `+ o2 {+ _) t' F: [9 \6 ^2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 Q5 z( p4 K
大量的外賣垃圾讓公司保潔員們叫苦不迭。年近50歲的保潔員楊蘭對此深有體會,她說,每天午餐過後,單位的垃圾桶裏差不多都堆滿了餐盒、塑膠袋、一次性筷子等外賣垃圾,有的餐盒裏還有剩飯剩湯,要處理好這些垃圾,也着實令人頭疼。「以前沒有這麼多外賣垃圾,現在明顯增多了」,楊蘭表示,這些外賣垃圾,基本沒有人回收,只能當生活垃圾處理掉。
1 i2 z- d1 h/ N" M4 R0 ]os.tvboxnow.com
; f8 ~. B. s4 @/ `1 ], l6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很快,訂外賣就是為了圖方便,但是可能很少人意識到外賣垃圾問題」,外賣送餐員沈先生稱,有的顧客即使在家可以用家裏的筷子,也會因為外賣裏沒有配筷子而進行投訴,「可能是懶得洗吧,這也側面表明了人們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提高。」
( _, E0 P& \5 @6 c9 F公仔箱論壇
3 B' \. C; S5 i; r+ F" Bos.tvboxnow.com涼皮店月售逾500單
0 e1 G- m$ v+ O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A# Y3 ]0 S; N c* y6 r e8 q- H8 Y0 K
在享受了網上訂餐便利的同時,民眾也要為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買單。那麼,外賣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究竟有多麼嚴重?
4 c9 `& |0 j3 r0 |+ ?公仔箱論壇4 S2 I) `5 i& Z
在北京經營一家涼皮餐館的趙老闆表示,自己這家店剛開業不到兩個月,外賣是主要經營收入來源,目前每天多的時候可以接二三十個外賣訂單。一份外賣的包裝成本(1個透明餐盒+1雙筷子+1個塑膠袋)的成本大約是1元多錢。值得注意的是,趙老闆這家店的店面並不大,店裏只有四張桌子,但是在網上外賣的經營業績已達到月售500多單。
_" f& R& K. n# ztvb now,tvbnow,bttvb
; W& _( m) W0 T. p' Z8 qos.tvboxnow.com事實上,各家外賣平台的訂單量正在快速增長,而這也意味着外賣垃圾也在不斷增加。對於外賣垃圾的數量,雖然目前並沒有權威統計數據,但可以從外賣平台的訂單量窺一斑而知全豹。根據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等公布的數據,這三家外賣平台的日訂單量大概在700萬單左右,據此可以粗略算一筆賬,按照每單外賣用1個塑膠袋,每個塑膠袋0.06平方米計算,每天所用的塑膠袋可覆蓋42萬平方米,大約相當於59個足球場,大約15天即可覆蓋一個西湖。
1 v( Y N& A0 J$ Uos.tvboxnow.com
7 \6 g0 e4 A# E$ b有業內人士指,在享受網絡外賣等O2O行業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人們會付出多大的環境成本,又該如何實現生活便利和減少污染的雙贏,這亟待引起社會的重視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