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黑洞量體重的新技術
天鵝座X-1(Cygnus X-1)是1970年代初期第一批被發現的黑洞候選星之一,它是一組雙星系統,包括一顆藍色的超巨星(blue supergiant)與一顆不可見的大質量伴星,距離地球1萬光年。先前的觀測方法估算出這顆伴星約有10個太陽的質量。近來兩位美國航太總署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GSFC)的科學家Nikolai Shaposhnikov和Lev Titarchuk,利用一項新方法,重新測量了天鵝座X-1黑洞大約是8.7倍太陽質量,誤差約0.8太陽質量之內。這個測量方法最早是1998年由 Titarchuk建議的。
最近另一組GSFC的科學家,將Titarchuk的方法利用在歐洲太空局的XMM-牛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上,發現了中型黑洞(Intermediate Mass Black Holes,IMBH)的存在證據。IMBHs的存在具有爭議性,是因為它們的形成機制至今尚未受到科學界廣泛接受。不過中型黑洞的存在的確可填補從一般黑洞到在大星系核心超重黑洞的廣大空隙;一般黑洞包含了5到20倍太陽質量,是由大質量恆星演化終期收縮形成,如天鵝座X-1;而超重黑洞則擁有數億倍太陽質量。
Titarchuk的方法是利用黑洞和它周圍吸積盤之間的關係來推算。環繞著吸積盤運行的氣體最終將螺旋墜入黑洞。當黑洞的吸積速率增加到一個相當高的程度時,物質就在黑洞附近堆積形成一個熱區,Titarchuk將此比喻作交通堵塞。這堵塞位置到黑洞的距離,與黑洞的質量直接相關:質量愈大的黑洞,堵塞點離黑洞愈遠,軌道週期也越長。在這個理論模型裡,在堵塞區域堆積的熱氣體與觀測到的X-射線強度變化有關連性,強度變化呈近似週期性的重複出現。這些類似週期性的強度振盪(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s, QPOs)在許多黑洞系統被發現。QPOs單純、可預測的光譜變化,呼應著黑洞周圍氣體加熱、冷卻的吸積速率變化率。
美國航太總署Rossi X射線計時探險衛星(Rossi X-ray Timing Explorer, RXTE) 的精密時間觀測,顯示QPOs的頻率和光譜之間的密切關係,這告訴天文學家黑洞是多麼高效率地發射X-射線輻射。藉由RXTE,科學家推算在銀河其他3處星球質量大小的黑洞的質量,從QPOs計算獲得的結果與從其他技術推算的結果一致。
藉由XMM的觀測數據,科學家又推算了鄰近星系中NGC 5408 X-1的質量大約是2000個太陽。這是IMBH迄今最佳的觀測指標。NGC 5408 X-1是個位在1千6百萬年外半人馬星座中的不規則小星系NGC 5408裡最明亮的X-射線源。它的QPO頻率與光度及光譜特性,顯示它是由IMBH提供給能量來源。科學家表示,他們目前有三種方法可用來推算黑洞質量,三種方法的所得結果,在上下兩倍範圍內都吻合;目前雖然無法完全證明NGC 5408 X-1就是IMBH,但是證據的優勢建議它應該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