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國際媒體比較熱門的新聞,就是探討利比亞的可能發展。在一個月前,當反抗軍力量集結、氣勢如虹時,英國艾克塞特大學(Exeter University)的阿胥俄教授(Omar Ashour)在英國廣播公司的網站上發表幾項他認為可能發生的情況,第一個是格達費訴諸化學戰,其次是利比亞軍人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格達費,第三是利比亞陷入部落戰爭,最後則是國際介入。
1 v! U' o8 ^% F% C; ]. D公仔箱論壇幾乎在此同一時間,克拉克女士(Katy Clark)在《世界》(The World)上提出了三個可能的情況。第一、格達費成功地保住政權,並對反抗者展開殘酷的報復;第二、格達費雖然保住了政權,但利比亞卻是一分為二;第三、格達費下台,但沒有明顯的繼承者,造成所謂的「安全真空」(security vacuum),這可能是最不穩定的情況。她在報導中指出,或許格達費下台是較容易的部份,他離開後利比亞才會面臨真正的挑戰。
2 o& D3 W8 d# _/ M8 a$ Ros.tvboxnow.comos.tvboxnow.com% p' i3 i8 x E L1 d% V
在聯合國通過禁航區的決議前,路透社亦整理了英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的觀察,從幾個不同的層面來探討利比亞的發展。第一、從利比亞政府的角度來看,政府軍將會東西兩區塊同時進攻反抗軍的據點。如果拿下班加西(Bengazhi),西部的據點米斯拉塔(Misrata)就是其囊中物,同時它也可以用空軍轟炸的方式,讓反抗軍就範。雖然格達費很有可能獲勝,但並非完全無法避免。第二、從反抗軍的角度來看,鞏固班加西將是重點,若是政府軍要來包圍,則可像過去波士尼亞首都塞拉耶夫被困長達三年半的時間,因獲得國際的奧援而得以維繫。另一個可能是反抗軍成為都是游擊隊,甚至有可能在時間拖久後,進行恐怖攻擊。第三、外國勢力可考量的軍事選擇包括(一)提供反抗軍非作戰武器的軍需品如燃油及通訊器材、(二)提供反抗軍武器及軍事訓練、(三)派遣軍事顧問及特種部隊幫助反抗軍的各項協調、(四)設立禁航區、(五)直接地軍事介入。路透社的這篇報導亦說明設立禁航區的正反兩面看法,若是採取軍事介入,哪些國家能夠參與?0 j- w, S% v6 L; i( I6 q9 d
os.tvboxnow.com l" A8 E- Y2 }; o2 G _
在聯合國通過禁航區的決議及美英法三國展開對利比亞的空襲後,反抗軍有了國際奧援,應不至被殲滅,但究竟利比亞的內戰將如何結束及格達費的下場究竟會是什麼?華爾街日報的塞伯(Gerald Seib)提出了四項情況。第一、利比亞軍隊倒戈或瓦解,反抗軍獲得最終勝利;第二、格達費迫於日漸增大的外部壓力而下台;第三、利比亞實際上一分為二,陷入僵局;第四、格達費及其兒子們只是拖疲西方,然後在全世界對利比亞失去興趣時把反對派消滅。他認為前兩者對美國有利,後兩者對美國不利。
2 _3 h! L/ _ ^7 D* ^/ P' i+ K4 H# cos.tvboxnow.com
) ^8 @1 H, R; F8 A; s&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以上的各項可能發生情況的分析,事實上是不同階段、不同條件下所達成的結果,但彼此不見得就相互衝突。舉例來說,利比亞目前的情況除了有聯合國設立的禁航區外,亦有聯軍的空襲行動,另外美國亦不排除提供反抗軍武器,但這些並不保證格達費一定會垮台,利比亞仍有可能一分為二。最後,在格達費堅決抗拒下台的情況下,國際社會是否會逐漸失去對利比亞的注意力,造成聯軍兵老軍疲,而無心戀戰,讓這個專權獨裁者茍延殘喘,勉強保住政權。8 f9 s+ b7 |, b, A$ y7 Q-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8 d; X4 [$ F2 Z0 n& j
美國總統歐巴馬一再強調聯軍空襲確實是希望格達費能夠下台,但卻又說明這不是此軍事行動的目標。換句話說,歐巴馬當然希望看到格達費離開利比亞,但是若他仍然負嵎頑抗,困獸猶鬥,而反抗軍已重振旗鼓,足以對抗政府軍,則聯軍空襲的目的亦已達成。不過,在國際刑事法庭對格達費展開通緝後,他可能已無其他後路,必須背水一戰。
& k* D9 p7 }# @1 R @% N! O/ l' ~os.tvboxnow.com
9 K) w+ k# _- b(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雖然從某一個角度來看,格達費、利比亞及國際社會的命運應是一個零和遊戲,就是格達費的下台、戰死、或是被拘捕移送國際刑事法庭,應是利比亞人民及國家,以及國際社會的最大利益,反之若是格達費能夠浴火重生,不僅未被推翻,並且趁勝追擊將反抗勢力殲滅,則利比亞國家與人民福祉及國際組織的威信都受到極大的折損。但若我們檢視幾個塞伯提出的可能的情境,就可以看出並非每一個都是零合遊戲。2 X( E, p9 c" W2 I+ i
% p8 R1 o8 U# A- V. b第一、若是利比亞軍隊倒戈或瓦解,反抗軍獲得最終勝利,格達費當然是最大的輸家,但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聯軍總司令有關蓋達組織滲透在反抗軍內的說法屬實,這是否意味蓋達組織勢力的壯大及恐怖活動在北非及中東地區有了重要的根據地?這或許對利比亞的人民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卻會對國際社會造成嚴重的衝擊?公仔箱論壇- P& Y- w, w$ E& u& F& R9 X8 I9 W
1 c2 B* f! h# o4 M第二、格達費迫於日漸增大的外部壓力而下台,當然是他極大的損失,但在反抗軍缺乏明顯的權力核心時,是否會造成利比亞的「安全真空」,而對利比亞人民不利?國際社會對一個無政府或是徒具虛名的中央政府之索馬利亞已經夠頭痛了,若是利比亞亦復如此,將會是更大的麻煩。
2 D6 ]+ b7 t! X* V
& K W$ T7 y- }) ?9 G% Ktvb now,tvbnow,bttvb第三、利比亞實際上一分為二,陷入僵局。格達費雖然失去半壁江山,但卻仍然保有重要據點,而反抗軍無法一舉拿下政權,儘管未被殲滅,但卻士氣受挫。國際社會則必須繼續容忍格達費的瘋狂行為,利比亞的政局亦難以穩定,仍將會是國際社會的一個不定時炸彈。/ m% f. L' K/ n9 J! {
0 m4 h: K, |% k$ f最後、格達費及其兒子們只是拖疲西方,然後在全世界對利比亞失去興趣時把反對派消滅。這是唯一看起來像是零合遊戲的情境。但即使如此,格達費統治下穩定的利比亞,可能也比一個受到蓋達組織影響的激進政府,對中東和平所造成的威脅要少許多。
4 v- e; e% M- f( S% O3 e3 ]
- C- p6 x' v$ M1 {- _" f【2011-03-31 聯合新聞網】: U& S6 J5 [+ L4 t& p(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