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為「媒體的奧林匹克」的世界媒體峰會日前在北京徐徐閉幕。會後一紙共同宣言,凸顯了中國政府為了在國際舞台上改善形象,正野心勃勃地計劃大舉搶攻全球媒體版圖,打造一個觸角遍及全球、抗衡其他國際傳媒集團的傳媒帝國。
7 A+ f8 c# I: H3 o, k1 {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 [ S- }# |; g* U. W0 c/ A+ b
在各國媒體業財源捉襟見肘之際,北京政府這番舉動,可謂不用費盡心思。早前有傳媒指出,中國政府已大手筆砸下四百五十億人民幣,擴大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勢力,意圖在海外營造一個強大中國的形象。譬如在全球擁有一百一十七個分社、使用八種語言發稿的新華社,就打算成立更多海外分社,與其他國際通訊社一較長短。新華社社長李從軍此前已提出「打造中國的CNN」構想,矢言建構中國的傳播和輿論話語權。
7 u) w4 `, K8 X: Z; b, q) |& L% D
, V4 T, ~$ a0 A1 E- ^ 中國電視媒體能否成功地在國際上搶回輿論話語權,筆者不敢評論,但可以肯定是,內地平面報章如《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想成為一份成功的國際性大報,還有很漫長道路要走。現時中國大致有四大國際新聞報紙:《環球時報》、《國際先驅導報》、《世界新聞報》及《青年參考》。這些報章平時主要就一些熱點的國際新聞,或者與中國有關的國際新聞事件,進行報道。
! X3 u2 z* e5 f* \$ k; A+ e" B: t6 Q, c* C" q
一直以來,中國人似乎對外部世界關注的人很多,促使這種國際新聞類的報紙有龐大的市場,在報攤上很受歡迎,而且銷售率非常高,據稱《環球時報》單期發行量就有200萬份。tvb now,tvbnow,bttvb5 \2 ~3 a5 A. I$ L0 ~( b
) L* s4 r/ m% x% |, ?, I0 k 隨着資訊技術發展,傳統媒體目前單一的傳播形態正逐漸消失。近幾年,關於傳統媒體的未來充滿了悲觀論調。紙質媒體將在二十年內消失,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將被網絡、手機取代—有關觀點充斥着各大文章。撇開上述看法,以及內地政府對新聞操控等弊端不談,筆者以為,目前內地的國際新聞報紙在編採體制上仍有許多弊病,與國際大報的經營管理相差甚遠。
4 C0 \, I* V8 Y7 Y* Wos.tvboxnow.com
3 f5 [3 }9 L h3 F 筆者舉一個例子,今年四月創刊的《環球時報》英文版,致力於幫助中國人了解世界,也幫助世界了解中國。目前其駐外記者主要分為兩類。一類叫特派記者,就是《人民日報》的駐外記者;還有一類叫特約記者,是《環球時報》在外面找特約撰稿人。換言之,《環球時報》中文及英文版都沒有自己的記者,也沒有在海外開記者站。這種編採模式,如何能夠找獨家新聞?如何成為國際大報?
& B9 I4 V# T& M' @2 W
1 c0 X3 E8 c9 y) G8 k 據來自北京的消息指,《環球時報》英文版近來燒錢很厲害,讀者對象大部分為國內學生,外國人一般沒大興趣。北京要求它維持成本已經不容易,要它進一步成為國際大報更難上加難!
1 Q$ N5 P; H0 |8 {2 e; O tos.tvboxnow.com
% b; a# H9 ~- |1 K+ R‧時事評論員戴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