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上月中對高鐵延工戲劇性地表示驚訝及意外,但港鐵及運房局昨分別向立法會提交報告,披露政府早於去年已知道高鐵工程出現滯後,張炳良亦多次聽過港鐵的進度匯報。港鐵又首次承認高鐵工程會超支最少34億元,最新推算在2017年年底才能通車。
8 m4 ?2 E2 b- r: G/ n$ K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4 l8 O' o# z! e0 ]* [
政府及港鐵一直無正面回應,雙方在傍晚時分公開的這兩份報告,證實本報此前所有報道的指控。文件更首次證實運房局在2010年高鐵首次出現延誤時,已掌握延工狀況,在去年11月22日,當延工已嚴重到無法準時在2015年通車時,準備公開狀況,卻遭港鐵要求「掩口」。
: l, ?) V% I* v: l0 s1 k9 {2 y
6 m" Z' T' A+ t6 E4 A4 L. m P公仔箱論壇
& v8 T: ]8 w7 v" }% [5 ~4 o2 F
% l; X6 W' I! e1 q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G: Y4 a% r: \. q2 v) V: [
" C: ?3 B* D2 V, T" _; d4 a8 ]公仔箱論壇首次承認超支最少34億港鐵報告中首次確認高鐵工程費用超支,最新估算要684億元。比港鐵獲批的650億元高出34億元。而這份是1月時的估算,7月時會有新估算。港鐵此前拒認高鐵超支,稱有足額應急費用。文件同時披露截至今年3月底,高鐵整體工程只完成56%,而預留的54億元應急基金尚餘37億多元。港鐵會考慮以爆破方式取代機械挖掘,加快西九龍總站的工程進度。綜合文件,政府首次知道高鐵工程延誤是在2010年5月28日。當時位於內地的一段跨境段隧道可能出現六個月滯後,而西九龍總站的設計工作及其他工程亦開始延誤。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 Y8 p( x. @) m3 G: f% H Z; w
到去年2、3月,港鐵工程總監周大滄及項目團隊,向政府報告西九總站及隧道工程有重大延誤,但「進度仍然良好」,相信可如期完成。但去年8月,擔任項目監管委員會主席的路政署長劉家強,已對規劃與實際進度差異表示關注。此後延工越來越嚴重,港鐵指2015年通車已不可能,並提出「2016年局部通車計劃」,指開放部份月台可提早通車,但政府質疑是否應向公眾公開狀況。為何最終無向公眾交代,雙方卻在報告中各執一詞互相卸責。在各自從自己一方觀點出發的時序表中,港鐵一方的報告表明,已清楚向政府交代,並暗批不公開是政府責任。+ {* b8 b* n1 l8 B' j' b
政府則指港鐵多次「拍心口」並要求政府「掩口」。政府原定在去年11月22日的鐵路小組委員會向公眾公開延工狀況及工程困難,但在會前一日遭港鐵總裁韋達誠致電要求「掩口」。運房局當晚隨即召開緊急會議,港鐵會上表示,一旦放棄2015年通車目標,港鐵則無力向承建商施壓趕工,同時仍有信心可在2015年完工。張炳良在隔日就範,在翌日會上指「高鐵項目主要工程可在2015年內完成」,亦無公開港鐵建議的「局部通車」計劃。
# V' L! M: a; c- N% r公仔箱論壇
# a+ {' H0 d C5 Z! o d( b7 vtvb now,tvbnow,bttvb政府港鐵圖卸責周大滄兩者報告最一致的地方,就是一同指摘港鐵工程團隊「傾向太自信」地認為補救措施可追補工期,仍向董事局及政府堅稱2015年完工,企圖將責任推卸至港鐵近日已經請辭的工程總監周大滄。5 L& r+ T; g: f# R
港鐵及政府原打算繼續隱瞞。雙方在4月初時的會議,當時只確定於5月7日向路政署安排簡報會解釋最新進度。直至4月12日《蘋果》直接拿機密文件和港鐵及政府查詢,港鐵總裁韋達誠及主席錢果豐急電張炳良,承認高鐵未能於2015年完工,更指高鐵只能在2017年投入服務。政府解釋,張炳良在收到電話後「自然感到驚訝」,要求港鐵就工程進度提交全面評估報告及解釋,並責成路政署長進獨立報告。
, c# n0 @# Y! g新民盟范國威批評運房局明知港鐵工程延誤但無向公眾交代,等同與港鐵合謀隱瞞,張炳良應問責下台。os.tvboxnow.com( R; e5 Y! C2 M" {
一直反對興建高鐵的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形容運房局責無旁貸,高鐵出現巨額超支而要市民付錢補貼政府的失誤,張炳良身為局長應下台。
8 v( c6 |5 Z- X1 w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F. K6 J& [# s: m: ]! L# V$ x4 z3 `
( F' {8 e: k8 M' N' V% Y+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