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對相聲的低俗,要理直氣壯地說“不”!

      最近,有人對相聲界的低俗作了批評,竟引起了軒然大波。某位相聲演員宣稱:“相聲就是讓您笑,別老讓人受教育,板著面孔說相聲,你意義挺好,不逗樂,誰聽呀?”一下子,這個觀點似乎頗有影響。5 A9 y+ l) K; x0 x$ G# S2 b" _
  低俗的沒錯,批評低俗的反倒錯了? 這反映出,相聲界的低俗已泛濫到何種程度!os.tvboxnow.com) p+ _, H# J- `/ r9 s6 w5 ~
  當今社會,各種壓力大,大家夥兒當然願意找個當口放松一下,釋放一下。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是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讓觀眾和聽眾發出笑聲,也是相聲的重要功能。關鍵是,誰說“讓人受教育”非得“板著面孔說相聲”,誰判定“你意義挺好”就非得“不逗樂”?誰又規定廣大群眾要娛樂放松就必須放棄“受教育”、就不許聽“有意義”的相聲?要真是這樣,老祖宗創造的“寓教于樂”這個成語又該怎麼理解?是不是可以淘汰了?
: F0 j3 T  U" T; G) D  逗樂與有意義並不是水火不容,不要刻意制造這樣的對立關係。張壽臣先生的《文章會》好不好,有沒有意義?常連安先生的《山東鬥法》好不好,有沒有意義?侯寶林先生的《關公戰秦瓊》好不好,有沒有意義?馬季先生的《宇宙牌香煙》好不好,有沒有意義?其實,這個問題不需要回答,知道相聲歷史的人都知道準確的答案。只是,現在許多年輕的相聲觀眾真的不知道相聲的歷史,他們挺容易讓某些人給蒙了,覺得相聲就得說點低俗的,不俗就不是相聲。這實在是一種誤解。
0 y$ j" Q8 r; m# [( v4 f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退一步講,即便是為了逗樂,難道非得用那些已經被摒棄的臟口嗎?侯寶林大師曾說:“相聲是一種民間的喜劇形式,它用笑作為藝術手段,用藝術手法讓人發笑。……如果演員在臺上胡來,不擇手段,反正人家樂了就行,成了‘包袱’主義。這樣的東西是沒有生命力的。”當年侯大師等老一輩藝術家們,為了清除舊社會相聲中的低俗臟口,可是沒少花力氣。要是知道現在有人把這些糟粕當法寶,九泉之下,先生們還能心安嗎?
: f) P. p/ f-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相聲,它的確如人們通常所說的那樣,是一碟兒開胃菜,非得讓它成為餐桌上的主菜,實在是太難為它了。但是,相聲不能成為“毒品”,在它身上,自然也有著教化的功能。光想著逗樂,不管用什麼方式,剛聽時覺著新鮮,很開心;可時間長了,那些背離公序良俗的觀點,就可能潛移默化地對人產生影響,時間一長,勢必會降低人的道德水準、審美能力、精神境界。這就像吸毒,剛開始時感覺挺爽,等不知不覺上癮了,麻煩可就大了!
) z% g, n4 X7 I! b' p$ m! [  對文藝界的低俗現象,就是要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說“不”!(李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