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itsctsu 於 2019-9-25 10:03 AM 編輯
0 G( |) B6 t9 s9 u L' Eos.tvboxnow.com
& E2 ?1 @2 o% p$ J7 p, o公仔箱論壇 ) v$ X$ N9 N- C$ z2 ~" N
通貝里怒斥各國領袖無視氣候變化問題,指他們面對物種大滅絕仍只顧講錢。路透社tvb now,tvbnow,bttvb$ I2 ~9 |. w6 A- @1 ^4 t0 w9 F% {
1 ~ G# G+ w9 \ @+ Utvb now,tvbnow,bttvb「你們辜負了我們。」瑞典環保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前天在聯合國氣候行動會,激動控訴全球暖化令地球大難臨頭,各國領袖仍敷衍塞責,剝奪下一代的幸福。她一聲聲「你們怎麼敢」的質問,情理兼備,各國領袖理應無地自容,但他們仍厚顏稱已盡很大努力,繼續辜負未來世代。
2 \: y- k) t% L1 c/ C# o, k7 `, y8 c公仔箱論壇" z& r. N% V* X% s( ^, k2 Z. s% C
tvb now,tvbnow,bttvb; k e: H" E" e N, o
現年16歲的通貝里去年起每周在瑞典國會外孤身抗議,啟發全球青少年上街,累積成上周五的全球氣候大罷課罷工,她早前亦乘零排放帆船遠渡重洋到紐約。但她在峯會講話說:「這全都錯了。我不應該站在這裏,我應該在大海的另一邊回到學校。你們都向我尋希望?你們怎麼敢!你們用空話偷走了我的夢想和童年。」
8 t5 O) T1 z, o+ `; o2 W
$ q" W. a# F+ [; C6 o" atvb now,tvbnow,bttvb
2 w- l& ]% Z9 S. g. p) v.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斥領袖假裝不見空言盡力$ `2 C$ |; Q$ ~/ T) H) _0 x
她激動得聲線抖震說:「但我已經是幸運的一群了。人們在受苦,人們在死亡,整個生態系統在崩潰中。我們正處於物種大滅絕開始,你們講的卻都是錢,還有經濟永遠增長的童話,你們怎麼敢!」她繼續控訴:「30多年來科學都清楚不過。你們怎麼敢繼續假裝看不到,來這裏說已盡了力,但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政治意志仍付諸闕如。」os.tvboxnow.com2 R3 z$ a7 f1 U: L+ s" ?
: X$ `( T; K7 `& G) Ros.tvboxnow.com通貝里跟着引用聯合國氣候科學家數據,指就算做到10年內減碳排放一半這個最多人提的目標,亦只有50%機會把全球溫度升幅限制在1.5℃內,避免眾多氣候災劫。但這數字並未考慮很多惡性循環觸發點,對於她和之後要承受惡果的世代,不可接受。而要把成功限溫機率提高至67%,全球今後可以再排放的二氧化碳少於3,500億噸,但以現時趨勢不足八年半就超標,「你們怎麼敢假裝一切如常和用一些技術就可解決?」
# r9 q3 s' s2 d7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J1 t7 p4 P+ M) gos.tvboxnow.com她批評各國領袖沒有實話實說,面對現實,「你們辜負了我們,但年輕人已開始知道你們的背叛。未來世代都會注視你們,如果你們選擇辜負我們,我們永不會原諒你們。」
1 W" c' n6 [2 e# s7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os.tvboxnow.com X1 \4 ?2 _' z! V
法國總統馬克龍之後發言時說,他被一些年輕人的激動發言觸動,「沒有政府決策者可以漠視他們要求世代之間的公義」。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策略總監邁耶指通貝里發言「感情豐富和基於科學」,「如我是世界領袖,我會坐立不安,但那些G20大國領袖這次毫無建樹,難言峯會有動搖到排放曲線」。
6 \8 k9 n* u: u K5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g0 q* }' z9 dos.tvboxnow.com向聯國投訴侵犯兒童權利
& x6 I3 ]5 [" }! |" Dtvb now,tvbnow,bttvb通貝里發言後與15名8至17歲、來自12國的年輕活躍人士,向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投訴德國、法國、巴西、阿根廷和土耳其五國抗全球暖化不力,侵犯兒童權利。由於中國和印度等高排放國家都沒有確認《兒童權利公約》有關投訴機制的議定書,美國甚至未確認該公約,所以投訴對這些國家不適用。
# L9 h/ Z) l7 d y& Ltvb now,tvbnow,bttvb
$ i% s! m/ w- f; E" E& Aos.tvboxnow.com法新社/路透社/英國《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