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的王伯伯,五年前曾因腹主動脈瘤在腹部裝設支架,術後伯伯恢復良好,還可以騎腳踏車外出運動,但最近在門診追蹤時,發現胸腹部主動脈瘤長大到近6公分,推測可能是因植入之覆膜支架可能遮蔽腹部臟器供血,造成併發症。0 C8 [. E0 L: J& j/ v3 _
& u. ?- P* h) L-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而73歲的劉伯伯,本身有高血壓及慢性腎病變,兩年前因急性甲型主動脈剝離,於加拿大溫哥華接受緊急手術,術中置換升主動脈並做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回台追蹤。但去年底因腎臟功能持續變差,開始接受洗腎,同時追蹤電腦斷層發現手術部位後方仍有殘存甲型主動脈剝離,且降主動脈部分已擴大至5.5公分。
; z/ a' p; I* N! `
! u3 U5 S$ ?5 Y" Q3 s隱形殺手 卻常被忽視tvb now,tvbnow,bttvb$ Z$ A3 g* ~3 u0 j7 c
收治病例的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陳柏霖醫師表示,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為心臟血管外科常見的主動脈疾病,發生率不低,卻常被忽視。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疾病好發於老年長者,就傳統手術而言,依手術部位不同,就有不同的危險性,像是傷口大、出血、染感、長時間手術及全身麻醉的風險。
7 {! Z I) K% u)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Y* {. g8 d0 G7 V
長者、慢性病者手術風險高
2 B& C- ? l6 Z1 K" ?1 h公仔箱論壇隨著醫學進步,此類疾病可用「微創」手術治療,大大降低手術風險。像是案例中的王伯伯,若是以傳統修補術式需由左側開胸加上正中開腹,總長40-50公分之巨大傷口,考慮王伯伯已93歲,恐無法承受如此高風險之手術。而劉伯伯的病徵,原本需做第二次開胸手術,將殘存剝離之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做置換,再於降主動脈部分植入覆膜支架,此外,考慮劉伯伯為洗腎病人,二次開胸風險極高,且可能傷及先前冠狀動脈繞道之靜脈通路及剝離粘黏時所導致的術中大出血。
+ ?! ^& T, l4 J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_/ m# B3 Q# S( t
微創手術 降低手術風險
% ]0 e4 z! A8 ?9 Z公仔箱論壇因此北榮心臟外科團隊考量上述因素,採取研發改良的主動脈覆膜開窗支架微創術式。於電腦軟體上3D重組,計算主動脈弓供應腦部循環三分支之相對位置,於手術檯上進行主動脈覆膜支架上開窗,再經由右側腹股溝、右手、左胸三個小傷口,分別植入主動脈開窗及分支覆膜支架,套接吻合後,進一步保留主動脈弓三個重要分支。術後恢復迅速,追蹤電腦斷層,手術效果良好。tvb now,tvbnow,bttvb2 _. Z( ~6 a9 [. q1 Q
4 d* Y T% U8 j+ i
" n) I9 s) c7 r2 E' `
- j, o, C- P* l. ~! R& k2 h
7 J& ~1 J/ u0 o9 {' S6 w4 p公仔箱論壇
0 i+ X& v+ C! o5 U" G; A. d4 n3 [% M6 [" {2 N" S
- B: z& A- H" H2 I公仔箱論壇
5 P0 n7 y, |3 q3 j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4 h) f5 s+ ^- M
健康醫療/記者許碩穎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