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銳意發展創科產業,施政報告指背後目的主要有三:帶來新的產業及創造財富、幫助更多青年就業、改善市民生活。內地雙“馬”——馬雲和馬化騰——最近便大闖香港大門;這對香港創科發展來說,到底孰危孰機? os.tvboxnow.com5 A, a) B  ^( j4 b, X8 g 
 
. n: _: u/ u: e0 A- _# E& n2 Vtvb now,tvbnow,bttvb  先來簡單回望一下,雙“馬”如何闖進香江。  
) I; B3 C% z, p$ \7 n+ C4 \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 V! ~* {  [! J( r 
  眾所周知,香港移動支付發展落後,而馬雲就瞄準了這個板塊。他先跟香港首富李嘉誠強強聯手,旗下螞蟻金服與長和合營“支付寶HK”,日前還入股本港最大餐飲資訊平台Openrice,港人藉此網上途徑付費埋單大概指日可待,此外不得不談的,尚有入股另一叫車支付軟件GoGoVan。除了商業動作,馬雲繼年前出資10億元成立香港創業者基金,近日且捐贈5000萬元予團結香港基金,以支持教育、青年、創新等工作;他甚至放風,考慮母艦阿里巴巴回港上市,又或分拆業務在港上市……馬雲劍指香港的意欲,可謂有目共睹。  
; K8 ^$ b/ u' `- m! Y! ] 
: p2 o% V7 d/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當然,馬化騰亦沒有讓馬雲專美。股王騰訊既已成為港人首選愛股,“有買貴、無買錯”的信心保證早就轉貼“0700”這個“冧巴”,其分拆出來的眾安、閱文、易鑫等親生仔同樣備受投資者追捧,就連近日獲馬化騰入股的希瑪IPO也非常火爆。可以說,任何股份只要跟“馬化騰”或“騰訊”拉扯一起,都會馬上被點石成金坐火箭狂飆。不必諱言,即將從騰訊分柝出來的大批新股,固然形同“含著金鎖匙出世”,至於其餘創科或可以引入創科的公司,無疑亦亟欲得到馬化騰的青睞或香澤。  
$ u3 ?* g  P9 {) Z2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4 G) J'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有鑒於此,香港豈不十分歡迎開門迎雙“馬”?正如施政報告所說,雙“馬”不單帶來了新的產業,特別是可望為本港的移動支付帶來突破,也創造了大量的財富效應,港股暴漲既惠及了一眾股民,獲得入股的本地創科老闆更身家暴漲“好過中六合彩”;這不單止有利青年職業發展,甚至是條置富發達的成功捷徑。另外,普羅市民的生活質素亦可受惠創科而有所提升。凡此種種的創科好處,皆為香港各界夢寐以求。 os.tvboxnow.com3 Z: u# I0 e7 `8 _. y7 Q( L5 K, b 
 
/ y5 t$ d7 s9 {9 y. \( ]3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然而,雙“馬”也帶來一個不可小覤的問題,可能會嚴重影響到香港本身的創科發展——這就是“壟斷”。 tvb now,tvbnow,bttvb3 C8 y  u2 j/ I  m$ R 
 
% u/ j- e8 v* w9 m3 T  畢竟,香港許多環節均堪稱是創科“處女地”,一旦有公司成功在此插旗,而這又是身型龐大的世界級巨擘,無可避免,其他競爭者就恐完全沒有介入餘地。對於被收購的公司而言,突然有筆天降之財無疑值得欣喜,即使對消費者來說短期影響亦不太大’不過,長遠來說,壟斷始終不是一個健康狀況。  
# s6 _* Q$ Q5 A. e$ D8 kos.tvboxnow.com, g5 U. W! R( Q7 Y% {7 z 
  事實上,國際社會經已日益關注到,創科產業很容易落入壟斷之窘。因為,現時市場往往對創科公司趨之若鶩,大量資金投入就大大推高了企業市值(市盈率動輒高達數十倍);查目前全球十大市值上市公司,創科公司就高佔七家之多,包括蘋果、谷歌母公司、微軟、亞馬遜、騰訊、阿里巴巴、面書。試問,當這批公司分別地壟斷了各自領域,其他公司還有多大發展空間可言?目前,它們便不斷透過吞併,來鞏固及進佔各個市場的主導地位。或曰,香港存在著“地產霸權”;惟時至今日,世界上更見“創科霸權”,而香港亦恐步其後塵。有鑒於此,各地政府經已陸續出手禁止涉及壟斷的吞併活動,所涉且由橫向(horizontal)逐漸擴至垂直(vertical)層面,例如既不容許同一市場內的吞併,也不容許沿著產業鏈的上下吞併。  
$ C& [$ C8 m  K$ q) \; M- R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s7 Z: \+ m3 D  t; E( {) b 
  此外,基於創科公司的性質,本來已非一個勞動密集產業,而在人工智能(AI)、機器人(Robot)及遙距操作之下,其帶動本地職位增加的力量亦恐有限。統計處資料顯示,2016年在港從事研發的人員數目不足3萬人,僅佔同期全港職業人口的8%,而從事資訊科技者亦僅4萬多人,較諸早就式微的製造業的約12萬人還要少。誠然,創科可以帶來就業,特別是針對青年方面;然而,無論這條出路多麼有“錢途”,其路面始終相當狹窄,再者,創科主要涉及高技術職位,這對紓解青年失業問題也無大幫助。 tvb now,tvbnow,bttvb* Z! @; T# ^. V 
* G' r  `6 C' c/ c 
  說到底,香港必須發展創科,雙“馬”確可在此作出重要貢獻;然而,怎樣爭取趨利避害,無疑也值得各界的關注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