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電/中央網路報今天社評說,“轉型正義”這四個字可以說是民進黨再度執政,而且是完全執政後的一個施政主軸,然而,我們懷疑,民進黨的轉型正義只是政治清洗的藉口而已。
! q* L7 o, u9 d( b; ftvb now,tvbnow,bttvb( Y7 I9 F8 q1 Z3 Y( k5 c+ i
所有的威權政體都必然存在一些侵害人權等不符正義的現象,台灣在威權時期當然也不例外,因此在轉型到民主政體之後,要求轉型正義也是可以理解的事,甚至也是應所當為之事。問題在於,“轉型正義”是一個美麗又動人的口號,但如果出發點錯誤,不僅無法達到轉型正義的目的,甚且成了政治清洗,反而造成日後更大的衝突或災難。
5 V* r1 h; G6 D1 l( l
: ~" F6 N. d2 l9 w5 V, j& G6 w公仔箱論壇 “文化部長”鄭麗君日前在“立法院”表示,“國家”一方面三讀通過“國家人權組織法”,另一方面卻還有追思威權時代的中正紀念堂,“可能是人格分裂”,因此期待透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來做為轉型正義的基礎。在民進黨的眼中,蔣介石是萬惡不赦之徒,甚至稱之為二二八元凶,因此鄭麗君一直想要拿中正紀念堂來為轉型正義祭旗。 * Z( I5 w5 k& e
; u: I0 J) C6 [$ Vtvb now,tvbnow,bttvb 雖然鄭麗君說轉型正義是全面的工作,但我們看到的卻是帶有偏頗立場具十分針對性的工作。轉型正義的基礎在於歷史真相的還原,然後才有所謂的賠償、平反等工作,但我們看到的卻是民進黨想要以另一種史觀來還原歷史真相而已。
7 b1 y7 ^) X* D& Q( x5 a
3 i9 r" O. S# Y, h/ y 轉型正義應是立場公允、目標和解、放眼未來,這樣的轉型正義才可能達到團結台灣再出發的意義。我們由此來檢視民進黨的轉型正義,可以發現,民進黨的轉型正義是以“台獨”史觀為立場,只針對國民黨,因此難以達到社會和解的目標,更別說放眼未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