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電/就像是一個隱喻,來自中國的“墨子號”量子衛星從太空發出兩道紅色的光,看上去像極了漢字裡大寫的“人”字,這幅景象被當作“封面”,刊印在6月17日的美國知名學術期刊雜誌《科學》上。這一次中國科學站到了世界面前,而且是挺直腰杆,站在了最前沿。
8 O6 R6 E R" W, R4 ~tvb now,tvbnow,bttvb% E8 w1 F1 c- C1 e8 P1 Y# Y) o9 b
6月16日,中國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潘建偉院士在媒體的閃光燈下宣布:中國率先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打破了此前國際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級”紀錄,回答了愛因斯坦關於量子力學的“百年之問”。
, C% Y3 Z' d; J, x# x3 w% j6 W" q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h/ c* `, e& [6 K1 P E
贊譽、解讀、報道紛至沓來——
- `4 }5 C- E5 {* j2 h' a' j. v. `0 Q; K2 G; E$ U0 ]1 y
《科學》雜誌審稿人稱該成果是“兼具潛在實際現實應用和基礎科學研究重要性的重大技術突破”,並斷言“毫無疑問將在學術界和廣大的社會公眾中產生非常巨大影響”。
! V' {# o! O) d'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g0 L8 P# w x
美國波士頓大學量子技術專家謝爾吉延科評價:這是一個英雄史詩般的實驗,中國研究人員的技巧、堅持和對科學的奉獻應該得到最高的讚美與承認。
+ o# x2 {7 X* M: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f% p, N2 u3 r- Q 在中科院新聞發布當天,潘建偉沒有刻意掩飾自己的激動,他說:“這是我這輩子目前為止,做過的最好的科學成果。” 9 {- D: G% \9 m% `6 d3 I3 v6 D
% m1 ?; x, C. v: r5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儘管對他和他的團隊來說,所謂領跑,或是創造世界紀錄,早已是家常便飯——
% j& a- g5 `( d' h" w, v. P
$ o4 Q+ T# I6 d) \tvb now,tvbnow,bttvb 就在一個月前,潘建偉團隊研發的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問世。再往前,2003年,潘建偉團隊實現了四光子糾纏態——一個量子糾纏研究領域基礎性工作,此後多年,該團隊又先後實現五光子、六光子、八光子、十光子糾纏,一直保持著多光子糾纏的世界紀錄,並頻頻引來學界和媒體的關注。 ' c+ K. i9 Y1 B0 u% X5 Q
tvb now,tvbnow,bttvb9 X% o W& z1 t z- n1 E
英國《自然》雜誌在報道潘建偉團隊量子通信研究成果時就提到:這標誌著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崛起,從10年前不起眼的國家發展為現在的世界勁旅,將領先於歐洲和北美。 公仔箱論壇' X! b# V+ u, t: ?1 g, j# p8 d
( W, z/ X( Y9 K- ?; i N- H" O
如今,以量子衛星最新實驗為代表的成果,讓中國再次挺進量子研究世界版圖的中心。屬於中國的量子時間似乎正在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