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31日發表社評說,全面放開二孩在中國社會引起爆炸性討論,它牽動千家萬戶,也必將對全社會產生很多結構性牽動。
s% q- f4 T" o/ h" x# k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E; @6 |; V& ?. i9 ]- R
社評說,中國城市社會應當說已經深深打上“一家一孩”的烙印。不僅中國人的生育觀念與此對應,人們的行為習慣,包括教育模式在內的很多社會運行方式和道德模塊也都受到影響。比如獨生子女成為許多家庭的行為中心和經濟重心,每個家庭都在集全家之力為小孩創造最好的成長環境。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社會節奏不自覺地也與之“配套”,這樣的細微之處比比皆是。
0 L, z8 E# z) `" e/ o4 s q- Pos.tvboxnow.com" q8 s2 `9 u4 C0 H( ^9 K& l
因此突然允許每個家庭都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適齡夫婦們面對著“什麼都像是為一家一孩設計的社會”必然有些怯生生的,信心不足。說很多人生育二孩的意願低,恐怕是真實的。
; c1 d: T. r- ^* t8 |- m9 o
- a* y9 \3 k* P3 F. U7 p$ O$ l8 G# e; H( h' c( F/ Q
短期內會有很多家庭仍選擇只生一個孩子,這點無可避免。但可以肯定,放開生二孩的政策實施難度要遠遠小於當年對獨生子女政策的推行。隨著生二孩家庭的逐漸增多,社會的各種“配套”必將跟進,市場這方面的積極性會自行啟動,政府的推動也將跟上。 公仔箱論壇5 Q& P8 v* ?3 S# a4 g1 X: G6 f' y
% J2 S& @/ |/ Y/ S% v( ^7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社評說,一孩之家是中國當下社會現實打造的國人階段性習慣,它遠未固化。有人生二孩,會影響周圍人,這樣的影響會逐漸擴散。由於每家有兩個孩子更符合自然規律及人類社會的普遍倫理,獨生子女社會的特有意識形態將很快被打破。 " s; ^/ ?+ S% }- _
1 j/ Z- k' t+ V1 p3 H* @7 e/ f
一些人發出很激烈的聲音,認為中國人口結構“已經徹底毀了”,“沒救了”,這是在發洩情緒,而且這些情緒不全是針對計劃生育的,有一部分就是要找個目標釋放出來的強烈不滿。如果現在把“全面二孩”變成“全面放開”,他們那些發狠的話說不定更加歇斯底里。 tvb now,tvbnow,bttvb1 }- }5 }2 a0 i7 h
- u Z4 H. L- B7 @# _( F% Y3 p
計劃生育本來就是違反正常生育規律的社會運動,它的目標有著歷史的善意。也是因為當年的政府有決策力,才敢於也做得成這樣的事情。現在很多人論述“如果”,這沒多大意義,而且他們的“如果”假設味道太濃。中國身邊有一把現成的人口政策尺子,它就是印度。印度從比中國人口少很多到很快要追上中國的人口總數,如果中國不計劃生育,就很可能繼續保持與印度今天12億多人口的巨大差距。
0 h* J6 n7 V' X* Z5 \0 u
# {! T) U; c8 ~0 o: X* k 社評說,我們曾經批馬寅初的人口論,後來又批判對馬寅初的批判,現在是不是又要批判對馬寅初批判之批判?這是不是有些無聊。今天全面放開二孩是基於當前和今後人口形勢的決定,並不能自動看成是對過去政策的全盤否定。中國人應當學會著眼未來,向前看。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就這樣教導我們,一些人直到現在還沒有學會。
* r. k0 U, d+ e: @5 i( N& \tvb now,tvbnow,bttvb0 ?' p, {! f4 X
中國的人口形勢面臨挑戰,但決不像極端批判者所說的那樣糟糕。全世界有很多老齡化社會,它們幾乎都是發達社會,如何應對這個問題人類已有大量經驗。中國老年人和即將退休的人們還都樂呵呵的,沒有慌,現在激烈開罵的大多是些年輕人。他們是不是有些過頭了? 公仔箱論壇" I+ t0 F2 P6 Q4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D3 l3 l) z$ h3 S: ?% N- e
社評說,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問題。過去一個家庭孩子太多,大家很窮。後來只有一個孩子,生活好了,卻有些孤單。現在允許生兩個孩子,又不敢生了,擔心養不起。之所以養不起,是因為我們把正常社會裡養兩三個孩子的錢都用來養一個孩子了。這種畸形的教育消費結構必將逐漸打破。 os.tvboxnow.com d6 I" C& f1 u; M
% e- h0 D) q) a+ i公仔箱論壇 美國養第一個孩子的錢是100%,養兩個孩子的總費用是160%,養三個孩子的總費用是187%,而非300%。中國社會也一定會朝多養一個孩子費用遞減的方向變化。 公仔箱論壇, D5 M; R( J+ D. z
6 m1 ^( P- J3 k
社評說,年輕人們可以更加樂觀些。前幾代人都有過多得多的問題甚至苦難,今天多養一個孩子決非新中國“家庭史”上有過的最突出挑戰。去面對你們的挑戰吧,你們和你們的孩子將幸福而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