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電/近日,浙江漁場伏季休漁期結束,全省兩萬餘艘合法捕撈漁船正式開漁。記者從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浙江漁場的漁業資源正面臨危機,尤其是大黃魚、烏賊已經基本衰竭。
% B0 Z% q. D( T0 Z- `1 A4 O
, E: T: u9 V1 \6 Z. B$ u8 | I7 atvb now,tvbnow,bttvb 新華社報道,據了解,浙江省除了2.2萬艘合法捕撈漁船,還有約1.2萬艘“三無”漁船(無船名號、無漁業船舶證書、無船籍港),即使2萬多艘規內漁船中,也有約一半存在“大機小標”現象,即漁業船舶證書上的登記功率遠低於漁船實際功率。
+ H7 B& i6 \. w6 u; |' O
- S+ M0 g! ^. ?- C+ [4 e公仔箱論壇 再加上為爭奪資源,漁民大量採用拖網、帆張網、燈光圍網等資源殺傷大的作業方式,導致漁場資源持續惡化。“馬力越來越大,網目越來越密,燈光越來越強,捕撈生產是大小通吃。”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總工童加朝說。
4 E4 s( s9 j5 O6 q
/ n# y: [5 m7 v8 v/ V; T 浙江漁場目前的資源量為每年400-500萬噸,“可捕量為資源量的一半,也就是200-250萬噸,但實際捕撈量近年來每年都超過300萬噸。”浙江海洋學院院長徐漢祥介紹。
" B4 |" R$ I. V7 m, G0 E7 J6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X; z }2 {6 J
由於漁業資源長期處於過度捕撈狀態,資源的品種和品質每況愈下,浙江漁場原本盛產的“四大漁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已經名存實亡。“帶魚和小黃魚雖能維持捕撈,但種群結構小型化、低齡化趨勢明顯,大黃魚和烏賊已基本衰竭,很少能看到它們的蹤跡了。”徐漢祥說。
1 _: n( Q" `2 D/ L5 `! d! H- }
: m6 Q5 A4 a" u( Q6 c 徐漢祥還向記者介紹了一組對比數據,2002年浙江漁場的漁業資源有69%可以直接上市,31%無法直接上市售賣,需加工成魚粉等飼料,“而2010-2012年的監測顯示,僅剩30%多的捕撈物可直接上市,其餘只能用於加工。”
( v: ^1 g9 i" z \. Stvb now,tvbnow,bttvb
; Q5 f& w) \! Y4 B3 W" i* ~公仔箱論壇 為遏制漁業資源惡化態勢,浙江省政府印發了《關於修復振興浙江漁場的若干意見》,計劃用六年時間,使浙江漁場漁業資源水準在2020年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末的水準,海洋捕撈與資源保護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T7 a$ m; W. k0 D
, X0 V) m( C$ @$ k7 O- utvb now,tvbnow,bttv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