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陳健民: 制度自信還是自我催眠?

陳健民: 制度自信還是自我催眠?
% G9 a) f( {& e4 b* w0 N4 }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8 d' c+ h+ q4 ^* w1 i) r

4 G6 t$ S( ^5 b5 j8 u- ]; etvb now,tvbnow,bttvb
7 M0 y$ m6 T5 a5 l! t, M( r4 ctvb now,tvbnow,bttvb《大公》、《文匯》在五四運動98周年那一天,不是重溫先賢提倡民主和科學的精神,而是刊登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一篇討論特區政改的文章,叫港人對此「普選」方案要有「制度自信」。( O8 L8 ^: ~" N$ i( _

( `# G2 L$ d+ \% Q) }公仔箱論壇「制度自信」這個用辭是胡錦濤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他當時談的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三個自信」,叫民眾要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和制度是正確的。期後我發覺學術界馬上跟風,在國家科研項目上羅列了一大堆與「三個自信」相關的研究題目供學者申請。「經費不要白不要!」,大陸學者如是說。願意用古往今來的理論去背書國家政策的讀書人大有人在,我只是覺得這些做法有點意「夜行人吹哨子」-- 如果制度真正優越,溢美之辭應該飄然而至,何需克意經營?
; y( A9 N. K4 E& h; F* l4 w: i& ptvb now,tvbnow,bttvb
$ }: G  ]( G) Htvb now,tvbnow,bttvb現在張曉明說這個政改方案「合憲、民主、正當、穩健」。他認為世上沒有普選的國際標準。相反,他叫港人相信這個具有「香港特色的普選」必將「為世界政治制度乃至人類政治文明作出新貢獻」!既是如此石破天驚的創舉,他規勸建制人士面對攻擊時,要「理直氣壯」。講完!$ h4 `5 @' Z' |- H; J+ D( U; U6 I
: Q+ u5 L4 a% ?# j  J6 t) U$ O
讀他6000字冗長的文章,半睡半醒間,我推拷他是要催眠他人,或是要自我催眠?催眠不單是令人睡覺,作為一種心理治療,它有助舒緩憂鬱、重建信心、治療創傷等作用。大多數的催眠法都是要使被催眠者完全放鬆,然後再用「暗示的方法」進行催眠。其中一種方法是「語言暗示」,譬如在被催眠者耳邊輕聲說:「你在一個非常寧靜的森林內。」被催眠者愈信任催眠師,愈容易進行深度催眠,由眼皮膠黏、到疼痛喪失、出現幻覺都可以。
$ U1 |& {2 D7 Dos.tvboxnow.com
6 `! K' p- Q: N7 Z( K  R6 E+ t現在政府在地鐵、巴士、電視、電台不斷喃喃自語,暗示我們「2017,一定要得」。張曉明加一把勁,想大家對政府這個催眠師有更大信心。但研究催眠的學者發現,有兩個重要因素決定對方是否會被你催眠。第一,是批判性。愈具比特質的人,愈難催眠。但更重要的是「意願」。如果病人想被催眠,他便會放下批判思維,接受暗示,被引導至睡眠狀態。$ Q! E* V$ b9 y$ @1 K- }7 p

8 R8 i$ V7 g% @公仔箱論壇張曉明、林鄭能否催眠市民?那要看香港人的批判能力,也要看我們是否自甘投降。幸好今天三間大學的民調顯示贊成「袋住先」的市民已下降至44%,而反對的則上升至40%。不斷落區的「催眠師」看過這樣的民調結果後不知怎樣想?這些「制度自信」和「一定要得」的語言暗示,究竟是在催眠他人還是在自我催眠?晚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