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8-3 06:53 AM 編輯
* f- S& p# }8 _ B; m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 V: B& V0 \& K0 p! R
周日話題﹕「主場」生死 透視出的互聯網結構
; E' Z9 W- Z0 m- _.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文×陸沉os.tvboxnow.com8 I6 i9 w' k2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t/ `3 B2 {, z/ p" q) b
" J T7 s1 l6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星期,網上最轟動的新聞莫過於營運不足兩年的「主場新聞」結業。「主場」的重要性在於它既是香港網媒先驅,亦是其中發展最成熟的一間,它倒下並非一間公司結業那麼簡單,隨之而來的疑惑,是在傳統媒體新聞自由愈來愈受限的今天,到底網媒作為另一條出路在本港的前景如何。& Z9 _( P; V9 n
. l) }: u2 Z& S# n- X3 P" Z公仔箱論壇
) `+ f9 X o6 A; b; Q結業的迷霧背後tvb now,tvbnow,bttvb9 W( P/ F5 r7 \5 e
tvb now,tvbnow,bttvb3 u; Y9 [$ O2 o9 D1 B
第一個問題是:「主場」這種模式,是否真的做不住?「主場」廣告聯繫主要外判予本地一間廣告中介負責,事實上,該中介為了自身宣傳及慶祝「主場」兩周年,早製作好一張集合了過去曾在主場落廣告的公司logo的宣傳卡,當中包括三星、花旗、渣打、迪士尼、星展、寶馬、Sony、Audi,甚至是貿發局、恒生銀行、麥當勞等,主場的讀者相信不無印象。
# O9 m2 X H7 d) B1 ~4 c- p4 i: _tvb now,tvbnow,bttvb
2 e" P+ p! _' _tvb now,tvbnow,bttvb網上廣告是海鮮價,單憑品牌難以看出實際價錢,但亦有一些規律可循。行內錢最多的廣告是地產和奢侈品,前者「筆直」非常多,後者公眾印象極重要,因此這些公司往往有一筆固定的廣告「筆直」,不但多,而且不留手,極力想要花光,他們的出手,只要漏些少給網上廣告,也是大數目,但正因為價錢貴,這些生意要直接傾,度身訂做,鮮少派給廣告中介,他們不幫襯「主場」可以預見。另一類「主場」不會拿到的廣告,來自中資公司,這點應該不用再說明。說句公道話,除了因條件所限難以拿到的廣告之外,在「主場」上下的努力下,「主場」的廣告主要是國際品牌,差不多是該有的都有,和一般傳媒的分別真的不算太大,就算不能立即收支平衡,也似乎並不是一盤「無得打」的生意,尤其是對一間成立不足兩年的公司而言。蔡東豪先生對「主場」結業似已不願多談,我當然不知原因,但卻認為有需要指出,如果「主場」的生意正常,那比起怪責辛苦開創的人,到底是什麼力量或手段,能令一盤正常的生意突然急剎下來無影無蹤,才是關心這個城市的人需要關注的題目。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n1 |5 N9 H6 C( a
2 v- r' L9 v9 X7 F& i; V: W! |,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另一個需要思索的題目是如何繼承「主場」。不少人都希望搶救「主場」的內容,但談繼承之前先要想想它的「遺產」是什麼。在2000年科網熱的時候,行內曾經流傳一句說話「Content is King」,業內人預估互聯網帶來的流通方便,將令contentprovider更容易取得主導權,但10多年發展下來,我們卻發現platform才是King。% n- g0 \/ E- E
2 R1 S$ X1 u7 \9 {+ b&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H; _1 @* |6 e6 m" U繼承什麼?$ J( p) [% z6 d! t5 K0 H
; F5 q- ~) U5 u) }" h- V+ o
「主場」的強項不是原始內容,它對比傳統媒體算是很少外出採訪,資料來源仰賴主流媒體供給,而且依賴博客供稿,許多內容也沒有獨家版權。它創立的是一種資訊營運新模式,其強項有兩點,第一是agenda setting,善於追趕網絡熱話,同時創造熱話。這點不能只靠主事人的觸覺,要分析讀者點擊傾向,甚至是每天望着昨天的點擊來檢討明天的版面。不止是「主場」,近年大力投資互聯網的《蘋果日報》據說也是天天這樣做;另一個強項是資訊包裝,善於以更好的社交推廣方式去推銷內容,這裏要求的不止是創意美觀的版面或圖片、更好的標題和更快速的轉貼,亦有新聞素材的重新鋪排和跟進。
7 G1 z8 U+ V( H8 ~os.tvboxnow.com
- v5 E. o' U7 H0 h% atvb now,tvbnow,bttvb對其他傳媒來說,與其把主場博客或內容收歸己有,倒不如省下資源做好他們的強項;但說實話,資訊包裝和讀者傾向研究其實是勞動密集,本港大部分網媒規模比主場還小,要思索的,或是如何善用科技補資源不足。8 [( w7 y8 [* Z9 C1 m& c
- C9 P; u6 `& f& S/ L# }* | t! b
9 b- w9 R: v8 a& V# r(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新媒體的年代,什麼會跑出?tvb now,tvbnow,bttvb/ @6 B% z* \' M" p, _2 C
9 M$ N2 R: ]# Q8 ^- v
以往,有主流傳媒做了一些獨家新聞,「主場」往往立即轉載,有時會惹來記者行家不滿。「主場」其實並非直接抄新聞,轉載消息時有許多跟進和加工,為什麼會有衝突?根源是發行方式的改變。
2 O$ e. l4 S `7 _5 Y, {) Z, rtvb now,tvbnow,bttvb
, Z" r! N! N" G, ~% a( K3 T9 M. H傳統媒體的發行方式令抄襲導致利益衝突的情况難以出現,以電視及電台為例,報道需要片段和聲音,除非對着電視照拍照錄,否則無法抄襲新聞;報紙出版以天為單位,見到別報有獨家報道基本上已是凌晨,為時已晚。台抄報、報抄台因為受眾不同,利益衝突不大,行家不太介意;不同地區的傳媒互抄報道更不會有利益衝突。本港網媒的出現卻打破了這些發行規律,首先碰撞的是報章。網媒在報章銷售期當日內轉載它們的新聞,損害它們的利益,報章一般有網上版,於是就形同搶飯碗。
X8 R- |&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2 E3 N% d; a8 U( b3 }! `' J公仔箱論壇但問題的背後,是映射出兩種工業、兩種生產思維之間的碰撞,專注整合他人的新聞,其實不止「主場」在做,「852郵報」、「巴士的報」等都有,此問題甚至舉世皆然,今年5月,《紐約時報》發行人蘇茲保加家族親自主導的一份互聯網政策檢討報告曝光,報告指,他們走訪了《赫芬頓郵報》等媒體後,一個結論就是《紐時》太專注於第一手的採訪報道,需要改革以避免其他企業透過「更好的標題和社交推廣方式」竊取他們的勞動成果。
8 R9 m/ T$ r$ f @5 _6 ztvb now,tvbnow,bttvb
! \# @5 {+ u9 {- x5 _+ q7 r1 mos.tvboxnow.com資訊創造和整合,當然並非對立,整合也是一種創造,但有度之分。問題的根源其實是技術發展令資訊太多,流傳太易。資訊太多不利接收,於是要有人整理、加工轉載;流傳太易卻令到要花大量資源獲取的資訊利潤大跌,派員採訪或花幾個月時間做偵查,這類第一手工作未必划算。tvb now,tvbnow,bttvb, E- }+ J6 c+ d! i$ c' ^
os.tvboxnow.com/ ?7 o) C0 J) `
這種碰撞匯聚成一條食物鏈,以較宏觀的視野來看,在資訊聚合的界別,「主場」以至《赫芬頓郵報》不過是小個子,真正的巨人你我每日都有見面,他們叫做Google和facebook。根據市場調查機構ExperianHitwise公布的數據,7月20至26日(即上兩星期),他們就分別在美國獲取了13.42%和10.34%的互聯網流量,第三位的YouTube是3.44%,他們不但流量驚人,而且還有決定資訊次序的權力,這些權力比流量更值錢,而這些巨型公司才是新媒體年代最大的受益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9 N p, x! {0 j7 z3 }
) b4 }9 n! C( p美國報業協會(Newspaper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長期統計顯示,美國報業的傳統廣告收入,由1998年的歷史高峰超過600億美元,到2013年跌至200億美元以下,當中傳媒雖然在網上廣告收入上升,但每失去7元,在網上只得回1元,一般估計,收益都是到了巨人口袋。互聯網世代的經驗,在在都顯示,資訊整合平台遠遠比日日跑新聞的傳統媒體有競爭優勢。1 h* p2 z7 j8 v* ]6 {: L
* z, q& T0 K) v& q% D1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新媒體殺死傳統媒體,是歐美傳播學界近年重要的大辯論之一,正反意見俱有。反方認為,新媒體搶走流量,令傳統媒體的工作無利可圖,偏生網媒在影響力和第一手資訊發掘上,無法和傳統媒體相比,專業新聞工作又往往是燒銀紙的行為,擔心一些對公眾利益重要的報道方式,如偵查報道等可能大減;正方則大抵相信,因為傳播門檻降低,創造性破壞終於會使新聞工業得以重建一個「eco-system」,專業新聞報道得以倖存。 r# u5 y( t: f2 [4 I7 I
公仔箱論壇# ]9 T1 |& H3 s1 S- G' M/ I
1 N$ ?$ p/ |9 F$ hos.tvboxnow.com不是二元對立
& B* f( C+ P* n7 B8 @( [os.tvboxnow.com
! s- j3 U9 y1 } V在西方這場辯論仍在進行中,我認為辯論帶來的啟示是,議題的焦點其實不應是「網媒vs.傳統媒體」,如果這種二元對立情况存在,照計網媒早就發過豬頭,真實景况是網媒、傳統媒體作為一個整體,均無法阻止流量流向更強大的資訊整合網站;是新聞生產,即花費大量資源做factfinding、前線採訪工作,在向網上讀者發布這個戰場上,不敵資訊整合和加工,更加不敵照顧你起居飲食旅行溝女社交所有資訊舒舒服服的入門網站;在這個大環境下,第一手新聞生產工業受到威脅,而這種威脅是跨媒介的,某程度源於生產方式及工具被壟斷。它並非只威脅傳統媒體,也在壓迫網媒,比如說,「主場」也有派記者出外採訪的心,但只能選擇性的做,正正是因為前線採訪的效益比不上資訊整合。
3 r! z" N6 v2 I) c7 |os.tvboxnow.com
T+ y3 C- Y) w我不會把「主場」的出現理解為網媒進擊傳統媒體那麼簡單,競爭當然存在,更可能惡性,但遠在「主場」出現前,花大量資源去取得第一手資訊的發掘者的利益,早已被互聯網巨企一掠而盡,傳媒困窘地互盯剩下的飯碗。「主場」等新一代傳媒的出現,是資訊發掘者的學習結果,在另一個語境下,更像是一場反擊。
. G/ F' G. z/ u8 C: y+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j( t3 o+ E0 B0 M Y
自由的傳媒是自由社會的重要根基,經濟獨立卻是媒體自主的重要前提,傳媒財政弱化令人憂慮。在這個大環境下,傳媒的出路是與時俱進,學習「對手」的優點。但時間卻未必很多,近年不少傳播學研究都指出,各國政黨和政府慢慢學會玩資訊整合、議題設定這個遊戲,而且以龐大資源獲得不少成果,傳媒面對的挑戰恐怕不止來自同業競爭,更要面對一股扭曲市場的巨力;「主場」的生與死不止帶來經濟啟示,更映射出政治問題。
5 J; v8 Y5 [/ l公仔箱論壇
5 l$ n0 }, w! Y9 V; G. H2 V* r當然,這是另一個題目了。
% k G: x7 `! G+ c8 w
" S- C# H# z4 t$ N8 u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 @( K1 f/ ^, G; J3 d$ O: Y
作者為近年被迫涉獵網上廣告市場的
8 L' P) j5 I4 _9 m- N' Kos.tvboxnow.com- C+ L' K9 O/ Y
新聞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