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8-19 10:24 PM 編輯
% Y% f' M" N# m* N: Pos.tvboxnow.com `: k( }0 A2 Q, O/ X
日本「終戰﹂紀念日感言 加藤嘉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8 M1 `0 }( i/ x% e3 D
6 v1 ^; \; l. O3 c
中日二戰觀迥異,源於兩國形勢與立場的不同,加深相互理解是和平友好之道。
+ w5 c7 v0 z0 I8 n3 n3 p/ a#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l& F5 N/ _8 [. ^- p$ d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五日——「終戰紀念日」,我在祖國日本度過二戰戰敗六十六週年的日子。中午「全國戰死者追悼儀式」在東京日本武道館舉行,七千二百名二戰遺屬出席了儀式。
" B! s* u3 D% o- q9 `
2 r4 E! G& C" l; q4 ~8 Q作為日本國民,我也藉此為「戰死者」默哀了一分鐘。六十六年前,日本人從戰敗廢墟中站起來,作為民主主義國家,擁有和平憲法,重建了家園。戰後六十六年,日本自衛隊沒有殺過一個人,沒有一個被殺。此事實充分證明,日本戰後的發展路線是和平的。
8 u9 s6 ~# X& }* K- x4 D5 J" y8 O4 r
- m7 {! y* X# n3 P, N( M" Bos.tvboxnow.com在儀式上,日本天皇向三百一十萬名在戰爭中死去的日本人表示哀悼,強調日本必須走和平道路。對於日本國民來說,每年的「終戰紀念日」是反思歷史、面向未來的重要時刻。我們要堅持和平國家,貫徹和平路線。
6 v6 t! }0 c0 @1 L# m/ X }3 Ftvb now,tvbnow,bttvb$ I; H4 k8 l% K( J, Z% l0 Z6 b3 u" `1 @' D
同一天,我在日本瀏覽中國媒體的網頁時發現,無論是「新浪網」還是「騰訊網」,「鳳凰網」還是「新華網」,都在首頁顯眼位置「轉載」新華社或中新社的有關報道:「五十二名日本國會議員集體參拜靖國神社」、「天皇發表戰敗日講話,無道歉語未提戰爭責任」。《環球時報》旗下的「環球網」在首頁頭條寫著「日紀念『終戰』六十六週年,極右翼批評菅直人不拜靖國神社」。中國國內似乎又迎來了暫時的「反日」潮,它持續多久、是否影響中日關係的基本輿論格局,還有待觀察。公仔箱論壇* {/ W- w, b0 x+ b- O' X9 o _, k
tvb now,tvbnow,bttvb3 j. Q! x" a$ j \; T0 M: A
二零零九年九月,日本民主黨在奪取政權、實現日本政黨政治上的歷史性變革之前,在《政綱》上表明「首相不參拜靖國神社,不干涉中國內政」。迄今為止,從民主黨選出的首相始終遵守其約定。至於在野黨國會議員等參拜靖國神社屬於預料之內,情理之中。日本畢竟是權力鬥爭紛紛不斷、信仰和言論自由被保證的社會。不同的黨派和政客代表不同國民和利益的聲音和訴求,有各種各樣的言論立場本身反映著健全的公民社會。當然,作為一個曾經發動過戰爭的、歷史上有「前科」的國家,日本社會也有必要摸索「民族底線」何從何去。+ c; C/ v# J) r- y* u, Q7 }) ^9 Q9 y
1 A( f; ]3 s% }' n! }os.tvboxnow.com對於日本人如何認識當年歷史和那場戰爭、以及中國人對此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和批評,自從二零零三年來中國以來,我始終進行著切身的觀察與思考。談到歷史認識,中國人經常指出日本人不了解歷史、不反省歷史,甚至篡改歷史。在這裏,我不討論「是」還是「否」,因為,圍繞歷史認識的討論永遠是相對的,不可能有統一價值觀,而不得不成為博弈的認知過程。政府對某一特定時期戰爭歷史的立場必須保持盡可能的一以貫之,但每個個體對曾經發生過的歷史當然可以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看法和思考。
$ f* p; x B3 j/ ktvb now,tvbnow,bttvb' j# L1 W1 p0 Y+ [& f& A$ q' x# K5 R: v
政府沒有權利對本國公民灌輸歷史認識,更沒有權利左右他國公民的歷史認識。在歷史認識這點上,「公」和「私」是截然不同的主體,必須分開對待。因此,對於上面的提問,我只能說,有些人了解歷史,有些人不了解歷史;有些人反省歷史,有些人不反省歷史;有些人篡改歷史,有些人不篡改歷史。中國不是也一樣嗎?不僅中國,地球上任何國家都一樣,沒有例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i6 E6 T) a% n3 R% t
, ~# ]9 P, M) Gos.tvboxnow.com作為一個影響深遠的社會現象,我想討論一下日本人的「二戰觀」為什麼總是遭到中國人的批評?更準確地說,日本人的二戰觀為什麼總是模糊不清,帶給他國人民困惑?
3 R$ O9 M' N; c0 A# @1 |5 r D公仔箱論壇
. J( U, M) n. @; F. ?8 H! ]tvb now,tvbnow,bttvb包括本人,大部分日本人的二戰觀的確陷入了「兩難」。理由很清楚,中國人普遍把「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抗日戰爭」完全結合在一起,甚至作為同一場戰爭看待、相比,日本人則通常把「日中戰爭」看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而且大部分日本人不認為在二戰上輸給中國人,而認為「我們是輸給美國的」。這理由也很清楚,日本人最後決定投降的直接原因是,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擲了人類歷史上首兩枚原子彈,日本的土地、日本人的靈魂徹底崩潰,結果,日本投降了、輸了,贏家是美國。這是大部分日本人持有的二戰觀。
; T+ u: u' _# E" P9 b, j4 S' `7 w( z公仔箱論壇4 g$ `: n4 k( t7 O( P
無論中國人如何看待日本人的二戰觀,它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中國人也有必要在了解這一事實的基礎上討論日本人的二戰觀「應該」是怎樣的。中國人和日本人對於「日中戰爭」的認識上存在鴻溝,是因為當時兩者所面對的形勢以及保持的立場截然不同:中國通過獲得「抗日戰爭」的勝利,最後由共產黨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那場戰爭所佔有的位置非常高;但對日本來說,在整個二戰上,損失最慘烈的對手是美國,在日本人眼裏,至今「日中戰爭」的位置並不那麼高。中國人與日本人之間圍繞中日戰爭的「認識差異」的來源再明顯不過。
! b2 n# q' K9 J7 _$ ?8 n& R& Xos.tvboxnow.com& E% N! r8 ?/ w* [0 f/ r u! f
為了建立相互信任,中日兩國國民在歷史認識問題上有必要展開更多的相互理解,日本人要明白中國人所受的傷害是多麼的嚴重、深刻。中國人也要明白日本人的二戰觀為什麼複雜、微妙。因為,那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相互理解為的是未來更加健全的關係、更加友好的感情。寬容為本,和而不同。
3 k" M2 V* }- r"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F+ U' o' w, O7 G
* X) r- ^! Y3 Q y9 S% _
$ p8 i- ?4 n% }2 E3 s9 z: e加藤嘉一,一九八四年生於日本伊豆。二零一零年獲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碩士學位,現任北大朝鮮半島研究中心研究員,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員,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等專欄作家。中文著作有《中國,我誤解你了嗎?》、《愛國賊》等。os.tvboxnow.com! x" l5 W: f& a* ~/ O1 K) o
1 m' y$ V" G1 r+ ]7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