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情﹕誰的國情?誰的中國模式? 吳學東
1 \6 n8 U; i2 `6 H Qtvb now,tvbnow,bttvb
+ ^6 M! R' g& M
& K$ A2 t/ `- X5 |$ Stvb now,tvbnow,bttvb世界金融危機令歐美經濟元氣大傷。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更創新低。中國卻並未受到重大影響,經濟依然高速增長。因此,不少學者認為這反映中國經濟政策的獨特性。中國依據國情拒絕盲目跟隨西方,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政策。更有學者將中國的經驗歸納為「中國模式」,並與「華盛頓共識」比較。那麼中國模式包含什麼?公仔箱論壇/ D4 E- f" z' E' Q$ t; s#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6 X- |$ \4 F2 i
內地著名學者張維為教授(張氏是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並曾擔任鄧小平的翻譯)更歸納了中國模式的八大特點。(實事求是、民生為大、穩定優先、漸進改革、順序差異、混合經濟、對外開放及比較中性、開明、強勢的政府)。張維為教授認同中國三十年的經濟增長證明了中國模式的成效,認為推行「符合中國國情」的政策,令中國於三十年內脫離赤貧。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更可以與世界一線城市爭一日長短。中部及西部地區更是「新興經濟體」版塊,配合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os.tvboxnow.com" V) A$ |5 ^! {# `: G6 q$ w4 K
( Z7 B" _+ x: |0 f u [3 @
不問選票 只看政績
$ C3 W2 j, X& H9 E% O: Jtvb now,tvbnow,bttvb認同中國模式的學者都質疑西方民主制度的成效。張維為教授曾經指出西方以選票建立政府的合法性。相反,中國政府則以政績為其合法性的基礎。不少學者都會以東歐、東南亞及拉美各國的情,論述經濟與政治發展需符合該國國情。
: M; B! Q4 }# _& S/ Z* otvb now,tvbnow,bttvb
7 w# | ]: q;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另一方面,不少學者也質疑中國模式的成效。張維為教授於本年書展中作專題講座,討論中國模式。座下不少參加者也以中國的腐敗問題、貧窮問題、教育問題及更多社會問題反駁張維為教授的論點。
+ ?) I* d! e0 Z* W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2 }$ T8 ~# r6 m8 Y ]" e
中國模式的討論往往停留於對立面。民主制度與經濟發展的對立、中國社會問題與中國經濟的對立及其他對立成為了兩派學者的主要爭論。不過,這些對立反映了什麼中國國情?這些中國國情又反映了什麼?
5 _3 b6 U8 V4 J0 etvb now,tvbnow,bttvb
$ f- p; x) d+ \* N% T+ c L' Itvb now,tvbnow,bttvb筆者認同中國的社會問題與其他國家的問題不同。單方面推行外國的政策可能會引發更多問題。人口問題更是中國社會問題的癥結。總理溫家寶曾經說﹕「多麼小的問題,只要乘以十三億,就是很大的問題。多麼大的經濟總量,只要除以十三億,就會變成很小的數目。」雖然人口也是生產力元素,不過,人口問題也反映糧食生產、經濟發展及社會福利的困難。在面對眾多社會問題下,中國的經濟依然高速增長。大部分中國人也不用面對大飢荒。基礎教育的普及率也超過九成。中國的努力不應被忽視。
; ~0 b8 l l- Y3 V d2 e' o* }os.tvboxnow.com# [3 O$ ?- w4 z; L9 d1 k: d' b
中國政府常強調需要根據國情的需要,而草擬政策。不過,民主制度及其他「西方」普世價值真是不符合中國國情?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葉國華常於香港電台的《五十年後》節目中討論中國模式及中國民主制度。他表示中國政府推行「協商民主」,並透過與不同黨派及利益團體協調,以制訂政策。另外,張維為及葉國華也表示中國重要官員的委任是以政績作指標,而不是選票。中國應該根據中國國情而推行具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tvb now,tvbnow,bttvb. h2 }% z: L1 S; I! [: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X, n) Z3 Q# A
每個國家的社會狀不同,故此民主制度也存差異。英國是推行君主立憲制、法國則推行總統制、美國的總統選舉則是選舉人制度。不過,當地的國民卻可以於憲法的基礎下,以民主方式改變有關制度。英國於六月時,以公投方式否認新的投票制度,堅持以「單議席單票制」選舉國會議員。9 y5 u5 m4 B+ l" n
公仔箱論壇; _4 Z- Y# J- L3 A
更重要是,民主不只是選舉而已,而是政治制度。不管定義有多少爭議,民主是讓國民以理性及和平制度,直接或間接制訂政策。因此,獨立司法制度、理性公民社會、獨立新聞媒體及公平的選舉制度。理論上,協商民主可以讓社會上不同聲音發聲。不過,誰決定誰可以發聲?為什麼農民工代表於人大中只有數位代表?由於,中國司法、公民社會及媒體獨立上並不太成熟。故此,中國需要更努力於體制上改革。這並不代表抗拒政治改革的藉口。這才是根據中國國情而推行「具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7 f/ p* S! d4 e7 P. M
" r0 R! ~! ~1 @6 N8 Ios.tvboxnow.com內地不少學者常以台灣為例子說明民主制度的問題。他們認為不少國家或地區的民主發展並不完善,令國家的發展停滯不前。不過,台灣反映他們族群分裂。各方並沒有給予空間,讓台灣民眾理性處理他們的歷史。台灣需要一個健全的公民社會。另外,台灣的經濟問題是產業結構的問題。這與民主制度並沒有太大的聯繫。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n, r a I( f* n- W% b
5 Z& G: L3 ~* Q- n5 e% D" @- ?
民主制度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反映內地以單向的對立討論中國模式。單向的對立討論反映中國學者對中國的光榮感及自卑感。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際政治學與中國研究學學者柯嵐安教授(William A. Callahan)於China, The Pessoptimist Nation一書中就中國政府及中國國民的光榮感及自卑感研究。他表示中國於制訂外交政策及其他經濟政策時,潛意識下希望表達他們對中國的光榮。中國奧運會更要讓外國人知道他們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國家,而是一個強國。不過,光榮感正建基於他們對歷史的恥辱感。兩者互相影響(這問題需另寫文章討論)。
% l8 P4 X' u0 E: H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z/ |- i N5 {4 \' o6 [
推動改革 國情不是籍口
2 M, I$ {8 v% Qtvb now,tvbnow,bttvb筆者並不是要否定中國的成就,也認同中國的改革需要根據國情而推行。不過,國情雖是中國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但並不是藉口,而是推動改革的因素。單向的對立討論只令中國國民對「國情」的了解更不清晰。
1 A1 G. X$ k3 H*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 V; m& H; g/ I' P3 L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碩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