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發展
1 } A( K2 P8 ?, x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8 Q# n% a# D W& m
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衰落,實際上標誌着日本資訊產業由盛轉衰。九十年代的霸權無以為繼,且在九九年後迅速崩析瓦解。主因是在九十年代開始的經濟、金融改革,放棄了日本傳統賴以興盛的企業發展模式,走上美國金融資本的道路,不願在生產力和生產工藝上投資,過度講究股東短期收益。其中如索尼全面採美國企業管理模式,並以美國人充當管理、採取輕減資產的戰略。相反地,南韓的三星、樂金等則全面採納日本模式,並將之完善化,結果便用投資打敗了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公仔箱論壇7 R# H0 M0 e4 X) n' Y
7 W/ k3 e D; P( M
台灣台積電、聯電等在政府的扶持下,創出專業代工道路,異軍突起,既與南韓抗衡,也與美國企業分別收編日本企業。其中鴻海老闆郭台銘個人入資日本面板最後的大戶夏普,使之轉虧為盈,更凸顯台灣模式的成功,日本轉學美國的全面失敗。* ]- O$ M, Q; u. i, S
5 q+ B1 T2 C. f2 k6 y: cos.tvboxnow.com九十年代下半期,我研究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據此建議內地採台灣模式,甚至倚賴台灣人才,因此與當時科技部、電子部的主責官員爭辯,反對他們由基礎出發的完全自主進口替代模式,結果是中國在上海建立起台灣團隊主理的晶圓代工生產。可是這麼多年來,競爭還落後於美韓台。
2 _# O y. p1 F; I t% @, g# O0 C# c4 A6 C
台灣的成功是當時的特殊美國關係,台積電等替美國企業代工,且台積電不吝投資,與英特爾、三星在研發方面競投巨資爭奪。中國半導體產業始終投資不足。最近國家以千億元計投資半導體和面板產業,希望可有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