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聯手遏日本 甲午方能握先機* k' I2 a: R$ @) E" I
os.tvboxnow.com9 f# A7 @/ T5 D6 F" @) d
$ L6 a& h" d% B" H$ |( y" ?
今年又逢甲午,不但是中日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又是世界「一戰」一百周年,人們格外警惕戰爭。
9 E- m5 I3 @& [
5 g7 j4 X$ Z+ x( ~, rtvb now,tvbnow,bttvb早在中國傳統農曆馬年春節前,日本首相安倍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大放厥詞,將中日緊張關係比喻為一戰前的德英關係,國際輿論譁然,中韓震怒。安倍言論隨即遭到中國外長嚴辭駁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隨後亦揶揄安倍應表態「三馬」(懸崖勒馬,馬上認錯,馬上就改,再也不去參拜靖國神社)。
$ d$ j6 S4 x* Q" q3 V, q2 C' Ftvb now,tvbnow,bttvb
0 ~( E) }/ z/ f$ i) s此說也巧合安倍生肖屬馬,甲午正逢大沖犯太歲之年,「懸崖勒馬」措辭一語雙關,「懸崖」令人聯想到「戰爭邊緣」。 N# _6 f4 E;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4 i& ]) d, b4 a# Q
坊間有人據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學說分析,認為天干之甲與地支之午,其甲屬木,午屬火,而木生火,所以甲午之年易生烽火。揆諸歷史,一百二十年前的甲午,中日之間的確曾經發生戰爭,史稱甲午戰爭,可見「甲午烽火說」所言不虛。東亞硝煙愈來愈濃之際,安倍言論火上澆油,中日甲午年會否重演戰爭?自然引起華人特別關注。公仔箱論壇: m0 p/ B: I& N6 g$ F5 k
公仔箱論壇3 M }' F9 }( F8 f$ V6 t, X
無獨有偶,美國《華爾街日報》亦披露,已有美國官員表示,正尋求日本保證首相安倍將來不再參拜靖國神社。人們不禁猜想,是否美中兩國在遏制日本的政策上達成某種默契?- q0 \! z7 O }3 _6 _4 E# Q' |! K' d
- J) j7 h4 P6 P9 |9 D0 ~6 ~) gtvb now,tvbnow,bttvb安倍自從再次上台以來,出位言行不斷,每次都引發中韓等周邊國家一浪高過一浪的抗議怒火。尤其是安倍這次參拜靖國神社後,中日、韓日關係迅速惡化,美國罕見發表聲明,對安倍行為感到失望。4 L9 J7 L- B: W0 Z R
tvb now,tvbnow,bttvb; ~1 \# C' w0 g0 y9 j
美國發表聲明,顯然表達不滿。白宮隨即頻繁派出高官旋風訪問中日韓,加大斡旋力度,亦反映出憂慮甚至焦灼,意圖緩解地區緊張局勢。然而,上周兩次被問及是否要求「安倍不再參拜」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均不予置評,日前才首次正式加以否認,顯示雖經猶豫,最後拿捏一個「忍」字。
1 e* l0 h3 y! N. h- H) }" l
! w( k6 K( E% s( `2 T; Gos.tvboxnow.com美國外交務實,國家利益至上。當年日軍襲擊珍珠港和日元狂買美國資產,始終是美國心頭大忌;美國對在太平洋戰爭中遭遇日軍殊死抵抗所付出的慘痛代價,也不會淡忘。對於日本復活軍國主義的苗頭,更是美中韓乃至於東亞各國心中的大患。
7 ]8 N2 k, |2 k; t
4 }1 n! [. d# S! e% m' f m% itvb now,tvbnow,bttvb美日關係,實質為美國主導的控制和利用日本的關係。美國駐軍沖繩,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但是,日本經濟振興乃至於軍國主義復活,美國顯然既警惕且防範。據日媒披露,美國副總統拜登曾囑安倍不要參拜靖國神社,安倍竟當作耳邊風,這難免引起美國憤怒和警惕。
/ v% `+ P7 U* `! U9 l' F" \os.tvboxnow.com
; G/ O, J k9 w, R! C4 s9 k當年「廣場協議」,一場匯率戰使日元至今沉痾不起。日本資源匱缺,靠貿易立國,唯有歷史認錯,放棄黷武路線,奉行睦鄰貿易,方能走出經濟困境。美國默許日相參拜靖國神社,刻意維持東亞各國與日本的裂縫,意圖何在,一目了然。
; c. E$ {- N& Q0 p5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a# K% }, F# }& a" U4 Q2 x2 Wos.tvboxnow.com另一方面,美國正猛催日本歸還超過三百公斤放射物質。這是美國在冷戰期間交給日本用於研究的,奧巴馬上台後推行核安全政策,要收回在於情理之中。然而,鑑於日本曾論證過擁核,去年以來安倍鷹派色彩日益濃厚,美國隨之頻繁催討歸還,箇中又是否蘊含戒心?
' q8 ]5 Y" i8 w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_) l7 ?" ?1 r6 h/ s9 `+ o
奧巴馬簽署了有關慰安婦問題的決議案,近期也有越來越多美國城市豎起了批判日軍慰安婦制度的石碑,韓國建多座慰安婦銅像,中韓合作建館,紀念當年刺殺日相伊藤博文的義士安重根……折射出美中韓反日民意日益高漲。然而,安倍玩火不能自控,國際社會又能否如何發揮政治智慧?6 Z z) i" p( v1 o( u
9 Y7 J3 X+ ] z S8 X" S
溫故而知新。百年前,奧地利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引發一戰;一九三八年英國和法國姑息希特勒,慕尼黑危機引發二戰。對待挑釁行為,是單純採取強硬手段諸如軍事手段,抑或是一味採取綏靖行為?這兩場危機的外交手法及其後果,都讓人們聯想起冷戰期間的古巴導彈危機。當時,世界面臨核毀滅,美國強硬表態不惜實彈攻擊蘇聯潛艇,又施外交手腕和利益交換,邊唬邊哄,最終使蘇聯屈服,避免了核戰爭。
, A! D' b; ?0 i3 j*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 m. A; j5 V2 |$ a2 o- W. i
時移勢易,如今美中兩國如何聯手逼迫日本改邪歸正,東亞各國能否抑制事態惡性發展,無疑是馬年國際事務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