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科學家發現,一種生長在金塊上,名叫「耐金屬貪銅菌CH34株」(Cupriavidus metallidurans strain CH34)的細菌,能夠透過複雜的生化機制,反過來幫助金塊「生長」。生物學和化學結合,屢屢傳出重大新發現,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陳昭岑表示,跨領域研究,正是學界當前的趨勢。
- u# _5 S(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3 H& |$ f* |! w/ s( D8 Q0 ]
澳洲阿德雷得大學的科學家法蘭克.雷斯和他的研究小組,在新南威爾斯和昆士蘭等地採集了一些金粒樣本,發現這些金粒上面都覆蓋了一層由耐金屬貪銅菌所形成的生物膜。7 S6 T) F2 ?! \5 z
& I3 }. ` K* `8 h3 I; Y經過詳細的研究,雷斯等人證實,耐金屬貪銅菌能夠將劇毒的金錯合物,轉化為無毒性、細小的金粒子,是目前唯一已知能產生純金的生物成礦作用。一般人體內最常見的生物成礦作用,就是磷酸鈣堆積生成牙齒和骨骼。
3 J( D( |6 z' _8 Jtvb now,tvbnow,bttvb
' g& a: N0 {8 ]5 k, _雷斯指出,研究成果的關鍵是在這種細菌的DNA裡,找到了一個由金錯合物所調控的操縱子。這表示,當細菌細胞內開始累積了許多由周遭環境侵入,帶有劇毒的金錯合物之後,可以藉由金錯合物本身來開啟一段「排毒基因」,將金錯合物轉化成金奈米粒子,避免自己中毒。
4 Z; x0 u" X" o! U,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D: r2 V, B& S/ K1 ]/ f6 z: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他進一步解釋,這種只會對金礦產生的特殊反應,有開發成生物感測器的潛力,未來可望用在金礦的探勘上面,造福金礦獵人。tvb now,tvbnow,bttvb. v! _) G, b2 c3 |" s#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7 l& ] r1 H& Z8 I/ R+ w3 L
研究生物細胞內化學分子反應的分子生物學,近年來成為化學和生物學共通的熱門領域,連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和生理醫學獎,都雙雙頒發給這個領域的研究人員。臺灣化學系教授陳昭岑認為,這是當代的研究趨勢。os.tvboxnow.com3 `6 w% {% i$ V/ @+ x% [
8 f* @ E8 a6 v! w* L
陳昭岑表示,從事分子生物學工作的研究人員,因為自身需要具備化學和生物學兩邊的知識,也因此能夠去探究、解決大的問題,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研究領域。
/ l$ F1 ]1 j+ C4 V k%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2 [% a9 C% t: E& D1 c2 P' [

- Q& E( @9 p: e; s5 V* @/ F" D3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圖為黃金結晶,來源: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