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itsctsu 於 2019-6-29 07:39 AM 編輯
0 t5 H* v9 ]. }# p# a公仔箱論壇
; R% c0 Z3 Q2 J4 S% N9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 C) s8 Y0 ]! {; Q/ Y/ R3 f. [8 }5 g$ O, J$ E7 c& u* @
當全城市民此刻都留意G20會,習特會能否為中美貿易戰帶來轉機、美方會否關注香港的送中條例時,反送中運動的參與者都必須思考去向的問題:7.1遊行無疑是當下政治困局的決戰點,但假若特區政府仍然如現在龜縮,不願意露面,對五大訴求不聞不問,運動還可以如何走下去?
8 |' j$ \; S0 P. \% F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0 e" d }6 Z; X+ @6 a2 `* p2 l1 Z
反送中運動以來,許多人都認為香港人的抗爭模式比以往靈活,所以不如雨傘運動因長期佔領而民意流失收場,但好幾次抗爭高,都是建基於市民對政府的怨懟,6月9日是基於強行上立法會二讀;6月12日是二讀當天;6月16日很多市民為警察鎮壓學生而抱不平,7.1遊行人數多少,已經是再次向政權說不的一次總動員,但此後還可以如何施壓,是有待尋找答案的命題。
, Y0 L& T' T, a, l" Q2 t- T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4 K0 _$ ~5 b5 n Y
$ V! r7 r* F: O% R
tvb now,tvbnow,bttvb% D( U* P& g4 r0 a. K t$ s! A
3 e! J7 b* `0 T4 s$ {
os.tvboxnow.com- i% @$ r9 Q1 D1 U' P) I- b6 l
高官想做逃犯到幾時?tvb now,tvbnow,bttvb9 p- R X+ p; f
儘管如此,政府若認為消耗時間足以買來社會平靜,恐怕算盤未必打得響。現時特區政府的管治班子,基本上處於迴避公眾的狀態,示威者包圍律政中心一天,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竟然可以全天龜縮在大樓裏面,待示威者散去後悄悄離開,全無尊嚴可言。但無了期的蹲在禮賓府、匿藏在政府總部、取消公眾活動,不是從執政失效的狀態中解脫出來的方法,終歸有一天要面對公眾,但繼續巧言令色方案不再推,拒絕明言撤回,甚或仍然對着記者說不排除告暴動,群眾只會隨時隨地再冒出來,抗爭不會輕言而絕,高官還想做逃犯到幾時?
7 w1 B; ~0 `0 H! ^$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3 j# p1 ?, t$ _9 n
因此,我覺得抗爭者未必需要急於升級行動。要升級的話,上周已升了(除非仍認為不夠),幾多包圍、佔據,沒有人希望抗爭者輕言被捕判刑,力度總有極限。等待時機,未嘗不是保持抗爭力度的方法。這就是維持「鬥而不破」態勢的重要,鬥而不破的關鍵是適度,當未明確透過行動可以換來好結果,便不升級至熱戰,令雙方撕破現局。在這段期間,既保持獲得的成果,又製造有利條件以求勝利,所以孫子說:「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 W8 o7 Y6 v2 a4 A! `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I) I' u6 C4 }. C: P& h. ` X1 V: k
那麼,怎樣才能製造有利條件呢?觀乎現時運動的發展,如果幾度佔領未能獲取應得成果,不妨深思有甚麼地方有機會尋求突破、或是有甚麼所得的東西有風險流失,這裏可以有很長討論,但不能否認的其中一戰場是民意。維持多數市民支持反送中的溫度,是繼續走下去的重要條件,經過好幾次佔領和抗爭,社區難免出現一些反響和誤解,有些阿叔可能仍在茶餐廳重複出來示威的都是收錢之類謬論,甚或有人是真誠相信參與示威抗爭的就是暴徒。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c0 |) `! @
os.tvboxnow.com ^4 r, T* w: k; p' g+ @! [6 P
闢疑解釋的工作,同樣是群眾工作的重心,過往有很多朋友到社區放映警察清場的影片,雖然親共陣營後來亦依樣葫蘆播放他們的版本,也是很好的嘗試了,但此後如何延續宣傳和溝通,是有待分曉的戰場之一。何況,今年年底便是區議會選舉,正如上屆一樣,我相信將有不少素人會受這次運動啟迪,願意委身社區,在社區組成力量參選區議會。在7月開始起步,時間已經不多,有組織基礎,才有條件持續於社區耕耘。
4 E9 Q3 }5 K# C4 Nos.tvboxnow.com
, e2 _0 J8 e/ B; Z" j公仔箱論壇這就是戰略理論中強調「超限」的重要性。熟曉中國軍事的喬良和王湘穗那本超限戰著作很多人也熟悉,但當中的精神正是在雙方對壘中,不局限傳統戰場,敢於開拓其他可以取勝的領域的重要性。這次運動的可貴之處,是眾多參加者可以透過通訊或網絡平台不斷檢討策略優劣,好像能學習的頭腦一樣,求出下一場更好的抗爭運動出來。筆者認為,這生態是維持抗爭壓力的重要條件,有開闊的思維,是「be water」的重要精神,願各方一同努力。 os.tvboxnow.com* k7 x8 C3 q, A9 P4 y
n ?$ l/ P) ^, D- A5 mos.tvboxnow.com
3 t+ }- R" H8 t" e區諾軒os.tvboxnow.com0 E) ~' [* {! G0 s7 g2 M7 _
立法會議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