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為何香港官員「金句」連連? (傳媒工作者 林海) - 林海

本帖最後由 itsctsu 於 2019-1-22 12:09 PM 編輯
" k: F' i, Z9 z0 p# M: U: Ktvb now,tvbnow,bttvb
$ ?. e" b3 N2 d2 j; {) F今年元旦,習近平' e, T$ c% d6 B3 u
公仔箱論壇" y' s6 c2 V4 o
今年元旦,習近平先在新年賀詞中用錯典故被內地網民當笑話,後在對台講話中再提一國兩制而激起台灣民意反彈,台獨支持度和本來民望處於谷底的蔡英文支持度都在昨日公佈的民調中跳升超過十個百分點。不知香港的「忠臣們」是否看見了陛下連番「失言」的窘態,心裏揣摩着不能讓陛下獨自尷尬,於是近日連番跳出,爆出「金句」連連,以一醜遮另一醜。os.tvboxnow.com$ _! |% ]( b5 l6 |/ H( Z9 Y7 _

+ ], l2 ?# }9 {& K  bos.tvboxnow.com先有據稱智商極高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為林鄭在未經諮詢及議會審核的情況下擅自提高長者綜援申請年齡下限作出連番辯護。要為「好打得」辯護,一向走文質彬彬學者風的羅局長也擺出戰鬥格。他先在電台節目上稱「當大家都120歲時,60歲剛好是中年」,後來在立法會又質疑「還有沒有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輿論一片譁然。局長本人年屆65,仍日理萬機,相信自然是身體壯健、有心有力,固然是件好事。但正所謂「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有能力靠自己努力換取酬勞的,誰又會想被迫用那點微薄的綜援金過活?綜援申請人除了少數的濫用個案,大多都是有特殊困難的弱勢社群和基層人士,羅局長沒有將他們的困境考慮在內,而只用人均壽命延長作政策理據,與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又有何分別?tvb now,tvbnow,bttvb9 c5 f7 w/ Y1 V9 F- I) G

$ b8 y+ Z" V0 A6 D公仔箱論壇目中無民的「管治新風格」
$ x  B% q! D# k- j" ]4 Z公仔箱論壇
- @) P! [# o, e* H8 Z;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再來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回應公立醫院人滿為患、醫護人手極度不足時,竟然「感謝」醫護「捱義氣」在節假日上班,然而此等「感謝」不被領情,結果陳局長周日現身醫護的示威集會時,即被報以噓聲連連。何也?首先,公院醫護與政府最基礎的關係只是單純的主僱利益關係,付出了勞力,換來了薪俸,也就誰也不欠誰,沒甚麼義氣、情感可言。打工仔可不可以與僱主建立進一層的義氣、情感關係?可以,但這必然是雙向的,假如僱主平日體恤、愛護員工,公司有困難時,員工也會肯「捱義氣」共度時艱,這種人情故事時有所聞。問題是此次醫護所求,實乃存在多年的政策問題,年年流感年年逼爆,政府可曾有體恤過醫護人員,想過如何徹底解決問題?政府對醫療問題總是「三年之後又三年」的拖字訣,平日對前線醫護無半點嘉惠,又如何要求他們與你一起為你的錯誤「捱義氣」?
( w3 D4 @7 o1 I; N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A9 c6 P# @- G2 Z. {9 N" r8 U9 b
當然,論政壇「金句」,自然少不了百官之長林鄭月娥。她先在回應約見建制派商討長者綜援,卻沒約見泛民時稱「如果連見誰的自由都沒有,我如何有效管治?」,更反問泛民議員「是否有點妒忌?」;然後又在中環灣仔繞道通車儀式上指「在香港推展基建並非易事,政府須迎難而上」。前一句展露出的是對代表香港多數民意的政黨的鄙視,後一句就更直接,將香港人對政府多項基建效益的合理質疑簡化成對她施政的障礙,兩句「金句」前後凸顯的正是她目中無民、妄自尊大的「管治新風格」。
& G) u! x; i8 F1 c# C5 |4 V3 tos.tvboxnow.com
$ {8 O" S5 I& h  x2 C6 R7 P這麼短期內多位官員的連番「爆發」,自然不是單純的「個別事件」。在民主社會,官員以民為主,說話行事自然要考慮人民的觀感、體恤民情,出現「金句」的機率相對較少。而在專制社會,官員以上級為主,說話行事從來考慮的則只是上級觀感,上級若是如唐太宗一類體恤百姓的明君,則還可容納正直官員為民請命的空間;上級若是只愛自己權位的昏君、暴君,則官員只會媚上,對百姓觀感自然嗤之以鼻。香港官員輕蔑民意的「金句」連連,反映的正是香港非但不是民主社會,權力的最上層,更是坐着一位不察民情、不恤百姓的專政獨夫。tvb now,tvbnow,bttvb' n4 a: [8 m" E3 u8 o  F4 f
( W7 i- W0 T$ O* @) G; h9 S
林海公仔箱論壇5 }1 L: u2 k; ?! L- \* v8 m2 N! c- h
傳媒工作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