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2018年4月11日 # s9 x8 a, E4 a$ q. i( ~
公仔箱論壇; a) u& e7 U; q, a' G: y. z: O( R
* B) E' h# T% ?6 t" k7 d
■房委會收緊公屋富戶政策,掀起一波「除名潮」。tvb now,tvbnow,bttvb! |0 o2 v* V" H8 R! N, O
公仔箱論壇$ g+ d" Q1 V8 u
【本報訊】房委會去年10月正式實施新公屋富戶政策,住戶入息或資產超出入息限額5倍或100倍,或在港擁有住宅物業,就需被「叮走」。為免因成為富戶而失去公屋單位,房屋署最新數字顯示,去年有多達4.11萬公屋戶獲准刪除家庭成員戶籍個案,按年升逾兩成,是5年來首次突破4萬宗。" g! D$ a( I V* A1 `
8 ~% i4 p' h8 S% Y/ M9 |
去年首破4萬宗
( k* T( D- N7 ]8 ytvb now,tvbnow,bttvb公屋建屋量遠追不上供應,輪候上樓時間增至4.7年。房委會2016年底通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富戶交還公屋條件由原本雙軌制改為單軌制,即原本住戶入息及資產需同時超出入息的3倍及84倍才需遷離公屋,但新富戶政策下,公屋住戶入息或資產超出入息限額5倍或100倍,或在港擁有物業就被「叮走」。
0 \$ U% ?! x/ L" A6 H+ I7 H7 D公仔箱論壇2 k- _$ G- w/ }; t4 |
目前約有2.24萬個公屋富戶,當中2萬戶繳交倍半租金、約2,400戶繳交雙倍租金,及約32戶正繳交市值租金。但過去5年,平均每年僅收回約210個富戶單位。
/ Y! v2 L0 j6 l( z6 c# p公仔箱論壇
: X4 w5 T8 ]0 {9 B4 `* Dtvb now,tvbnow,bttvb有公屋戶為逃避被「叮走」,早於房署審查前,提早刪除家庭成員戶籍。房屋署數字顯示,2014、2015及2016年分別批准3.62萬、3.39萬及3.38萬宗刪除家庭成員戶籍個案,2017年首三季則有3.18萬宗刪除家庭成員戶籍個案。# M) X0 M! b6 {6 ]8 A5 k! v7 C
不過,房署最新數字顯示,去年全年批准4.11萬宗公屋戶刪除家庭成員戶籍個案,即短短3個月內已有9,300宗新增的刪除家人戶籍個案獲批;有關數字更按年升超過兩成,是首次突破4萬宗。8 B* W) j2 g4 h/ W) x- w
$ n3 |" Z) Y( T: o1 @6 I% l據了解,獲准刪除戶籍個案,約半數屬刪除子女戶籍,部份已不在公屋單位內居住。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成員兼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稱,自公屋富戶政策收緊後掀起「除名潮」,認為公屋戶刪除家庭成員宗數突破4萬宗屬意料之內,「政府一下子加辣,公屋戶驚成家人冇屋住,都會除咗名先」。尹續稱,不排除有部份已刪除家庭成員戶籍個案,其家庭成員仍居於公屋單位內,「我相信會有黑戶,可能入息或資產超額,借住朋友個地址同房署申請除咗名先,繼續喺間公屋度住」。公仔箱論壇; h# Y: H& L/ D( L0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7 V6 C2 h6 ^7 D) D r
收緊後的公屋富戶政策於去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首批約1,100戶居住年期10年或以上的公屋戶,去年9月初已收到房署發出申報表,若不符合規定的富戶最快今年8月底會收到遷出通知書。新一批申報已於本月開始進行,涉及逾20萬公屋家庭。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t$ N! b. p2 q$ R
! X. |# ]2 |$ d6 t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R+ r8 t8 p+ N4 }& z6 j) ^5 x
公仔箱論壇4 M4 h3 M2 o4 k
tvb now,tvbnow,bttvb4 K) a% k( y"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x% A' E8 a/ d9 V* ~
過去5年公屋戶獲准刪除家庭成員戶藉個案 u& Y- n h, |0 k* F4 a' Q
2017年 4.11萬宗4 w+ I9 P2 t% a* R- q
2016年 3.38萬宗
1 Z4 J4 w. |# K" l5 J2015年 3.39萬宗# d0 r( F% Q; f8 k- b" R6 [: C1 `
2014年 3.62萬宗
2 p$ |' |6 x' w5 ?4 n8 S8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013年 3.46萬宗
2 \% c" o$ Y3 J5 z0 }+ G2 d& g6 M(資料來源﹕房屋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