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404) 萬曆帝 (九) - 國本之爭 - 17-02-2018

 ,  描述: 【節目主持】:張偉國、羅永生
香港電台 古今風雲人物 - (404) 萬曆帝 (九) - 國本之爭 - 17-02-2018

每集會介紹古今中外的已故人物,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節目主持】:張偉國、羅永生
【檔案格式】:mp3, lrc
【檔案數目】:2
【下載方式】:直接下載
【檔案容量】: MB
【下載連結】:

萬曆帝 (九)︰國本之爭

明萬曆帝為了冊立愛妃鄭氏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為太子,與儒生出身的大臣展開二十多年的爭持,歷史上稱為「國本之爭」。按照儒家禮制,帝位的繼承人,應該是嫡長子,也就是正宮皇后所生的長子。假如正宮皇后沒有兒字,則由妃嬪所生的兒子之中,年紀最大者繼位,亦即所謂「立嫡立長」,以符合儒家的倫理準則。
萬曆帝的正宮皇后王氏,是萬曆六年李太后為萬曆帝選立,萬曆九年誕下皇長女榮昌公主,自此之後萬曆帝對皇后感情冷淡,皇后再沒有生育。萬曆十年某日,萬曆帝往慈寧宮向李太后請安時,與一位姓王宮女發生關係,不久王氏發現有孕,萬曆帝卻不承認,顧左右而言他,太后取來記錄皇帝言行的《內起居注》查閱,證實萬曆帝確實與宮女王氏共處,於是冊立宮女王氏為妃,同年十月,王氏誕育皇長子朱常洛。但當時萬曆帝正深愛鄭貴妃,對常洛母子非常冷淡。據說,鄭貴妃容貌豔麗出眾,深得萬曆帝寵愛,萬曆十二年生下皇次女雲和公主,十三年生下皇次子朱常漵,但不久夭折;十四年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其後再生下皇四子朱常治、皇六女靈丘公主、皇七女壽寧公主,鄭貴妃共生下三子三女。於是萬曆帝希望立皇三子為帝位繼承人,有意冊立常洵為皇太子。
萬曆帝向大臣透露打算立愛妃鄭氏所生的皇三子常洵為皇太子的意願,卻遇到極大的阻力,儒生出身的大臣認為,按照倫理準則,皇后無子,應該立皇長子常洛為皇太子,皇帝身為天下臣民表率,不能夠廢長立愛,破壞禮教倫理。於是從萬曆十八年,公元1589年開始,萬曆帝與大臣儒生展開長時期的爭持較量,萬曆帝索性二十多年不出宮門,不接見大臣,不批答公文,不參加典禮,即所謂「不郊、不廟、不朝」。
萬曆二十九年,皇長子朱常洛已年滿二十歲,萬曆帝在群臣強烈堅持,以及母親李太后居中催促之下,立儲一事已拖無可拖,終於宣布冊立皇長子常洛為皇太子。然而,餘波未息,之後更發生多次事故。長期的「國本之爭」,多數明朝大臣捲入鬥爭之中,支持皇帝的大臣與抗衡皇帝的大臣互相攻擊,形成黨派。萬曆廿六年,即1598年;以及萬曆三十一年,即1603年兩次所謂「妖書案」,更是黨派政治惡鬥激化的導火線,朝廷的政治惡鬥,蔓延至民間讀書人。
由於明朝大部文官,來自民間,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成為地方官員、朝廷部院大臣、內閣學士,所以形成非常強大的官僚群體,不同群體,會各有利益,所以聚結成不同派系,很多時為政治議題而各不相讓,展開激烈爭議,甚至互相攻擊,羅織罪名打擊異己,掌權的一派往往藉每三年一次的「京察」,即朝廷對官員的定期評核,貶斥政敵,甚至置政敵於死地。嘉靖初年的「大禮議」、萬曆中的「國本之爭」都是明顯的例子。各派系為了爭強聲勢,派系成員往往在家鄉向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士子廣為宣揚,以正義自居,評論時政,互相呼應,形成輿論,向政敵施壓。
萬曆三十二年,即1604年,吏部郎中(官名)顧憲成因為得罪了皇帝而被革職,他回到家鄉,與同縣高攀龍、錢一本等在無錫縣城的東林書院講學。顧憲成家境貧寒,但自幼努力讀書,在萬曆四年,即1576年,舉鄉試第一成為「解元」(解音介),即全省第一名。萬曆八年,即1580年成為進士,開始出仕,但不滿張居正專橫而仕途受阻。張居正死後,顧憲成處境改善得以升遷,但其後多次得罪內閣被貶。萬曆二十年,即1592年,被平為全國官員廉潔第一,從福建泉州調回北京,擢升為吏部考功司主事,再升為吏部員外郎。第二年,萬曆帝打算拖延國本之爭,提出將皇長字常洛及皇三子常洵、皇四子常治都封為親王,即所謂「三王並封」。顧憲成上表強烈反對,又寫信給同意並封的首輔王錫爵,反復論辯,結果「三王並封」之事不了了之,王錫爵因此辭官告老還鄉。顧憲成推舉支持皇長子的前大學士王家屏接替王錫爵,觸怒了萬曆帝,將顧憲成革職,驅逐還鄉。
顧憲成革職回鄉之後,被江南士子視為正義化身,他與高攀龍等人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在講堂上掛上後世傳頌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每月講學三日,聽眾多達數百人。顧憲成遵從朱子學,主張性善,重視修養工夫,提倡靜坐。他批評當時流行的王陽明學派混淆善惡,對世俗投其所好,同流合污,損害道德公義。顧牽成更認為國家大事不應只由皇帝專斷,應經過內閣和六部判斷,並聽從士紳與百姓的輿論,以求「天下之公」。這些主張在民間及朝中得到廣泛支持。
東林書院的影響力迅速擴大,形成了一個在野的議政集團,他們與朝中任官的同道中人互相呼應,被稱為「東林黨」。同一時期,浙江寧波人沈一貫糾集在京的浙江籍官僚,結成東林黨的反對派,被稱作「浙黨」;湖廣籍官僚、山東籍官僚亦結成「楚黨」、「齊黨」等黨派,與東林黨相互攻擊,發展為「東林黨爭」。
明末學者黃宗羲在《明儒學案》書中這樣說:「天下君子以清議歸於東林,廟堂亦有畏忌。」又說:「東林中亦多敗類,及攻東林者,亦間有清操之人。」「方東林勢盛,羅天下清流,士有落然自異者,詬誶隨之矣。」凡不合東林人士法眼者,就被視為小人,齊、楚、浙黨不一定心服閹黨,但一時走投無路,大多投靠魏忠賢門下。近代美國學者賀凱(Charles O.Hucker)在《明末的東林運動》一文中說:「明末東林運動的失敗,代表傳統儒家價值觀念與現實惡劣政治勢力鬥爭的一個典型,他們是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軍,但不是一個政治改革的士大夫團體。」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使用 Megaupload時,會出現空白頁問題: 只要在空白處點選滑鼠右鍵; 編碼>>其它>>Unicode(UTF-8)
thank a lot!
ssssss
thank you !!! .
thx very much
thank you
thx for sharing.................
thanks
thanks
Thank you very much !!!
thanks
thanks^^
多谢分享
thank you very must !!
thank you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