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秋養生 潤肺、養陰、潤燥

秋季的特色是由熱轉寒,陽漸消陰漸長,所以此時養生保健必須注意調整。執業中醫師呂庶熙表示,傳統中醫養生講究陰陽平衡、天人合一,人們應配合自然變化,調整生活飲食習慣,以便順應自然養生之道,就以夏季來說,夏季天氣特徵是炎熱潮溼,以致造成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此時飲食務必清淡,心情保持冷靜,外出適時避熱以便預防中暑。
6 P; v! ^/ r+ a' V+ a& w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k3 v/ K) g9 H- r
呂醫師指出,再以秋季來說,秋季氣候特徵是「秋燥」,此時天氣開始轉涼、乾燥,人體新陳代謝也開始轉慢,心情上容易受到秋天蕭索景象所影響,進而產生鬱鬱寡歡的情形,所以養生保健適宜「潤燥」,適合食用甘蔗、蓮藕、香蕉、荸薺、梨子、蜂蜜等食物,有助於潤肺生津、養陰潤燥;特別是梨子,可以生津止渴、潤肺去燥,但是梨子屬於寒性水果,寒性體質、脾胃虛弱等人士少吃為妙。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u; K" o" l/ N5 q& v
- U+ W0 s5 j) k1 r0 |
從心理層面來看,傳統中醫認為,秋天在五行對應的是「金」,在情緒對應的是「悲」,金主肅殺,所以植物開始枝離葉落,大自然景象開始變得清冷蕭索,人的情緒也容易受到景物所影響,進而產生悲觀的想法,甚至對於事物容易產生負面的見解或看法。
( j4 l3 q3 e) y, z2 J7 s, M, M$ P0 ]) F" P3 v
中醫認為,飲食重點著重於補充水份,由於氣溫已不像夏季般炎熱,所以人們往往忽略乾燥所造成水份流失,導致出現皮膚乾澀、鼻燥唇乾、大便乾結等秋燥症症狀。此外,秋天對應肺臟,秋燥容易傷肺,因此秋季時節民眾容易出現呼吸道方面疾病。
+ U+ n7 T# L( S: J+ A. |$ L. H1 E+ K, F
呂庶熙醫師建議民眾,可以相約一起去登山,因為此時氣候秋高氣爽,清風徐徐吹來,倘若選個市郊小山並找三五好友,一起漫步幽林、登高遠眺,可望使人心曠神怡、情志條暢,所有憂鬱煩悶、惆悵不舒等情緒皆可獲得舒解,像這樣的戶外活動,其實相當符合秋季養生。
" k: S' U; y5 M& P)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7 V; B$ ?2 d, w$ T5 V台灣新生報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