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菜市場回來,才發現忘了買蘿蔔;打開家門,才想起沒有順路買鮮奶;昨天剛講過的事情,今天又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複述一遍……諸如此類的情節,在你身上常常上演嗎?年紀大了,該怎麼減緩記憶力衰退?常常忘東忘西,以後會不會得老人失智症?
3 T- B# X* L1 i# Z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b+ \) u/ n. Yos.tvboxnow.com記憶力減退正常嗎?關健在能否想起來
% Z0 n2 z4 N6 \, b6 n) m1 z.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4 f7 t/ Q# u- u# |4 s! \7 d
記憶力減退是自然的老化過程,但若衰退的情況很不尋常,就要注意是否為失智症的徵兆。正常的腦力退化和失智症有時不容易分辨,但有一個明顯差異在於:一般腦力退化的人,忘記的事情經過一段時間後還會想起,而失智症患者一旦遺忘某件事情,就再也想不起來!
( ]; R8 D- B7 q* o# J: J; j公仔箱論壇
2 k' x7 j/ `. Q: V5 i中醫師周宗翰舉例,若忘記某人的名字,別人提醒之後卻還是想不起來且不認得對方;或是某天找不到某樣東西,找到之後卻想不起那個物品的用途和來源,這些類型的記憶力衰退,已經嚴重到被提醒也沒用,那就不是單純的「老糊塗」、「腦筋不好」,恐怕是失智症了。/ r m9 N6 y* C9 Q)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5 v% b, K6 w/ P9 r% H
失智症不只健忘 個性情緒都改變
0 {: u4 F) v' O+ i5 y2 T5 v4 k' ]2 i/ ~; k1 T3 |( P
從中醫角度來說,老人失智症稱為「文癡、善忘、呆病」等,不但會忘東忘西,出門後還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家,有些人甚至兼有幻覺、急躁易怒、焦慮、憂鬱、多疑、行為不理性、大小便失禁等狀況。
+ |5 w9 N& F' I- x5 x) G: h; {+ ~# ]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 @$ s0 {% ], p1 h
如果出現以下比較明確的症狀,最好就醫檢查是不是失智症前期的症狀;至於一般的輕熟男、輕熟女,則可以透過以下5招增強腦力、延緩老化!
( T0 N8 _ d( g# los.tvboxnow.com) c, ]. E6 D$ A/ g! t4 y
這5個症狀要小心 恐是失智症找上門
' l4 l) J C. _8 Y.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4 P6 ?8 V) o4 r1 s公仔箱論壇1.記憶力衰退快速,早上做的事情下午就忘記
' r/ E! W3 n6 k2 n!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6 P2 z* K) ]. P
2.對時間、地點、人物感到混淆,無法做些簡單的工作
, Z& h( q- A$ u& f8 {tvb now,tvbnow,bttvb
' `0 j. G" C7 j: P3.判斷力減退,常把東西放錯位置
. S4 }: ~; |" U9 S/ Qos.tvboxnow.comos.tvboxnow.com! t. s U! z0 k7 ?+ J/ G" f7 p
4.心情時好時壞,個性、行為逐漸改變、難以溝通,做事不再主動、積極
! C# E6 V$ r9 N1 l9 [; c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I5 q' y/ L. W" R
5.穿著不乾淨或不合宜的衣著,不怎麼在意外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 `9 W0 N; D9 e
5 @, L/ {$ T g V1 F睡眠對腦部影響大 中醫延緩腦血管退化3 X e& K5 E1 P; ]
3 E- V' ]1 v5 V)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周宗翰中醫師指出,睡眠品質對於腦部退化與失智症的影響,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醫對於早期失智與記憶力衰退的治療,主要是舒緩腦力疲勞、促進腦部血管、改善睡眠狀況等,藉此延緩腦血管的退化,常用藥物包含遠志、柏子仁、川芎、鉤藤、管花肉從蓉、天麻、紅景天等(皆需由中醫師對症下藥,民眾切勿自行購買),針灸方面則以耳針和頭皮針為主。
9 N' F# v& M0 F( Y. {4 o公仔箱論壇/ x2 v; M4 J( [5 F
調整氣機循環 打坐腹式呼吸有幫助os.tvboxnow.com2 _2 G3 F+ c7 }: W3 f; w2 h1 q. T
( r* L* h6 t5 r& u1 e& a想要預防、改善失智症,適度的氣功、打坐、腹式呼吸也有幫助。自律神經系統的臨床觀察發現,心臟跳動的頻率受大腦皮質影響,而大腦皮質的活動受呼吸頻率影響,因此,從事上述活動以調整氣機循環,大腦比較不會過勞,心臟的負擔也會比較小。公仔箱論壇* s$ |8 K+ _2 S0 H) G. b
0 }; U# Q# i4 i4 c1 v1 j( i2 w/ ~
針對日常保養,周宗翰中醫師建議,不妨參考以下5個小秘訣,對於促進腦部循環、強化記憶力都有加分效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3 K2 u. t" O) h% M% V
os.tvboxnow.com) F- X# J7 B l% l7 W3 k
1.按摩百會穴、拉拉耳朵公仔箱論壇! o8 a2 x& @# M( k7 P+ l
w6 K/ C$ r: u( k* X* K百會穴位於頭頂,是許多經絡的交會之處,可以經常揉壓,醒腦開竅。另外,有事沒事拉一拉耳朵,適度揉捏,也有補養元氣的作用。
8 m' y/ d# v$ l4 u, y3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2 s0 R# p/ O) s; X5 N, R公仔箱論壇2. 雙手梳頭、輕輕拍頭
" k% i5 D4 J1 G- n' _* K( h j4 K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3 @$ l# Z$ x& `3 `7 Z* J
早晨起床後,先喝杯溫水,再簡單做一些全身的舒展運動,活絡筋骨;接著,用雙手手掌從額頭開始往後慢慢往後「梳」100次。再來,雙手用空心掌輕拍頭部,一次拍打40~50下,一天拍打2~3次,藉由空心掌產生氣流,可加強腦部循環。
4 f" Q& `3 \9 K6 b R+ H: [tvb now,tvbnow,bttvb9 ?0 h: j: w" s" m
3. 多吃黃色蔬果、核桃、黑豆os.tvboxnow.com& ~1 O- p( B# L) y
( M1 @+ M' m8 ]) P. ?0 Q公仔箱論壇平日飲食應清淡,避免高糖、高鹽、反式脂肪。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多攝取黃綠色的蔬菜和水果,這些蔬果富含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有助於防止血管硬化、脂肪囤積,借此延緩機能老化。另外,也可補充滋腎食物,像是核桃、黑芝麻、黑豆、山藥等。; F' F/ c+ P8 t/ F5 e6 w1 @
+ m4 A+ {8 w c& v8 H# {" @* j公仔箱論壇4.常常運動、活動手腳
! b; f, U5 P9 ` o. M( y1 z, j, ~# z. R( t
多做有氧運動可以提供腦部氧氣量,建議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維持30分鐘以上。如果無法做到有氧運動的程度,常常走路也很好!平常多活動手腳,可以促進腦部循環、刺激大腦再生,也可以放鬆心情。4 X) L1 }8 B4 z0 U! w0 {& a/ N5 \+ y
% a. e: b/ ]) [1 J6 K
5.作息正常、心情愉快
6 A t5 M$ |! R. I, u7 ?5 @4 u" T5 ^4 E# x$ s
每天作息要正常,還要避免心情鬱悶、適度抒解壓力,否則容易使腦細胞未老先衰!
: N1 Y; |( V5 l' N1 r( jtvb now,tvbnow,bttvb- x) }, @* u( o. [
多動腦才不會老 小工具輔助記憶tvb now,tvbnow,bttvb, ^" e4 o1 v- g- D$ A8 [
- _3 ?3 K! W- Zos.tvboxnow.com正所謂「多動腦,不會老」,除了注意運動和飲食,平常最好保持吸收新知、學習新事物的習慣;若擔心自己健忘,可以把重要的事情大聲複述或寫下來,多利用記事本、便利貼等工具輔助,就能減少忘東忘西的機會!tvb now,tvbnow,bttvb/ J; ]! \" J8 v: K7 c2 ?
公仔箱論壇; s9 F9 m5 T& q/ b; A" S5 Y
, a; [) q) _& Z D" y# L+ K: ?os.tvboxnow.com
# J8 e; [7 ^( b( c! g z! l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s$ o3 ?- H0 N" {6 Q1 v9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2 \: M5 r
% S4 G$ i# }+ ?$ J9 Bos.tvboxnow.com% C0 I; p2 g& O- B. j% K
健康 記者林芷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