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美研究 膠樽含塑化劑可致癌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膠樽等塑膠日常用品含屬內分泌干擾物的塑化劑,會干擾人體荷爾蒙,可導致患癌、過度活躍症、糖尿病及不育等,令美國醫療開支每年高達3,400億美元。本港消委會認為,塑化劑在正常使用下,不足以對消費者構成健康風險,但最理想的做法是當局對各項消費品引入特定塑化劑的限量,盡量減低日常接觸量。海關表示,會了解相關研究報告並作出跟進。
# {, z: {. ?, ]7 g公仔箱論壇屬內分泌干擾物 影響荷爾蒙* ]+ i4 H5 J; Q
《每日郵報》引述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前日(18日)發表一項研究報告,指塑膠及鐵食物盒、清潔劑、玩具及塑膠水樽等日常用品,含有屬內分泌干擾物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及雙酚A(Bisphenol A)。
2 H% j. _5 z# y' _0 w: ?內分泌干擾物會透過干擾體內負責製造荷爾蒙的內分泌組織,影響人體成長、生育及抗壓等能力,最終導致容易患上過度活躍症、自閉症、不育及削弱智商等。
9 {9 d; p! Y( P) r7 r1 j+ ~* o消委會指,塑化劑進入人體後會被轉化及排出,消費者在單一情況及正常使用下,相信構成健康風險不大,但同時間接觸多種類塑化劑,對人體可能構成的健康影響仍有待研究。公仔箱論壇& e0 R3 A, S9 `* k# P/ R
消委會指,現時有條例規定,玩具及能夠完全放進未滿4歲兒童口中的兒童產品,第1類及第2類塑化劑的總重量不得超過該產品所含的塑化物料總重量的0.1%。
4 Z7 k* @/ {) F- v7 R公仔箱論壇環保組織「綠惜地球」今年4月就環保署公布的都市固體廢物量作出推算,以每公噸膠樽等於4萬個膠樽計算,本港2014年每日棄置528萬個膠樽,與2012年的膠樽棄置率,並列2005至2014年的最高。但2014年的膠樽回收率只有約14%。tvb now,tvbnow,bttvb% q- e$ n) ]  [2 }/ m" U% M
環團:市民未掌握塑膠品成分
8 k8 ~# G* L7 h1 J! `! E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認為,現時塑膠廢物為全港第二大的都市固體廢物,預期全球的塑膠產量將趨升。市民習以為常使用塑膠產品,卻未能完全掌握塑膠品的成分,個別產品沒有詳細列出每一個成分,只以「其他」一詞交代。" Q3 m( \! x) O3 h( O+ q. o+ W
朱認為,市民對塑膠產品的成分要有基本認知,才能提防塑膠對人體健康及環保帶來的影響。他指,有必要透過提高塑膠回收率及提倡生產者責任制,以達到長遠減膠的目標。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